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资讯 > 正文
“芯”之所向 破浪前行——滨湖区集成电路产业链党委聚力打造长三角集成电路“芯”高地

集成电路产业是国家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无锡最具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爆发力的“王牌产业”。产业链党建作为探索党建引领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的重要路径,对于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开年以来,滨湖区集成电路产业链党委以无锡市“红链赋能”深化行动为指引,逐渐形成“‘芯’潮澎湃”党建品牌,深入实践“1234”特色党建工作法,在蠡园开发区这个集成电路产业“主战场”上不断“建圈强链”,为加快打造长三角集成电路“芯”高地注入澎湃动力。

以“芯”促兴,夯实产业之基

产业链党委始终坚持“山水之间谋发展,楼宇之内兴产业”的集约发展理念,开启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科创芯核”与“垂直智链”。

近年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稳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重点打造的经济区域。随着行业竞争加剧,汽车芯片产业在扩大市场影响力、打通上下游供应链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为助力开发区汽车芯片企业与整车厂、Tier1汽车电子厂的供需对接,开启“太湖湾”与“大湾区”产业科技融合发展新篇章,产业链党委联合各职能部门赴惠州举办“芯聚东江 智链蠡园”产业对接洽谈会。会上,蠡园开发区与惠州市富能电子有限公司签订了落地协议,将双边合作推进到合作新阶段,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在产业链条上高效流转。与此同时,“链+圆桌派”产业环境碰头会、“‘锡’心为她 共创未来”高层次人才政策宣讲会等“链+”系列特色活动精彩纷呈,累计覆盖1000余人次,已促成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合作项目5个,帮助链上企业拓市场、觅合作、占先机。

产业链党委还加大引导辖区集成电路企业纵向配套、横向协作力度,全力打造“一中心两基地”产业地标,积极推进“两基地”建设进度,预计今年年底竣工。通过“工业上楼”的全新解法,打造“竖起来的工厂”,全面助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拔节生长、更上层楼。聚芯源创产业园基地由两组8层高端科技厂房和一栋20层配套用房组成,锡芯谷人工智能装备产业园基地正如火如荼地建设8栋高标准厂房和1栋综合大楼。在此,企业可在前端做研发办公、在后端做生产,满足一体化需求,通过构筑面向未来智造产业的全链平台,全力打通“上下楼即上下游、产业园即产业链”的发展内循环。

以“芯”链心,释放发展之力

“链有所呼,我有所应。开展产业链党建工作不能重管理轻服务,更不能主观臆断脱离实际,必须深入一线,精准洞察服务需求,做到有的放矢。”滨湖区集成电路产业链党委书记王子健说。

今年以来,产业链党委以“协同创新+关键突破”为路径,聚力推进8个产业链上重大项目建设,总投资约72.28亿元。1月,全省重大项目建设专题会议在无锡滨湖举行,无锡芯卓半导体产业化二期项目正式开工。先进制程半导体纳米级光刻胶公共研发测试平台等项目设备购置持续进行中,部分产品也已投产。蠡园开发区投入1000万元打造的集成电路创新服务平台——芯片“体检中心”设备使用时长已超11000小时,服务总收入超3500万元,目前二期设备即将购置,主要面向汽车芯片领域开展可靠性测试与失效分析,提供产业链协同服务。

一个个在建项目落地生花,离不开 “红色引擎” 轰鸣赋能。为全面掌握链上企业的发展情况、难点需求,产业链党委开展“Xin聚力”党建行动,通过产业链党委“聚芯引领”,以“暖企行 鼓干劲 促发展”链上走访调研为契机,精选28个链上观察点,通过职能部门“点对点”直接挂钩、“面对面”定期调研,以点带链完善“企业需求、部门资源、行动项目”3张清单8大系列16类服务事项。建立卓胜微、中科芯等“链主”企业培育清单,对清单企业实行“一对一”精准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扩大发展空间。配套开设“班前一刻钟”、财税大咖说、链上“新青年夜校”、“暖流”课堂、缤纷多才·四季有约等特色项目,下沉企业实施“红链网格”服务工程。扩充“四师”专家、红领专员、红色楼长等10支“益企同芯”服务队,开展“政企直通车”“红色问诊”“党员代跑”等助企服务进园区、进楼宇、进企业,累计走访企业200余家,为链上企业实现洽谈协作、供需互补、资金对接、技术合作等提供指导和帮助,从而构建起需求共解、资源共享、设施共用的“芯享家·红链荟”产业链党建矩阵,为链上企业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

以“芯”创新,汇聚湖湾之智

服务支撑强化了产业对企业的“磁吸效应”,而企业的高速发展、加速创新,也对链上资金、平台、人才、技术等资源聚集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了实现链上支撑从单一到多元、政产学研从分散到融通、科技攻关从独立到协同,产业链党委多措并举,在科研创新平台创建、学术交流平台构建、产学研联盟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融资渠道谋划等方面优化资源配置机制,筑牢产业高质量发展根基。与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集成电路学院共建,创新东南大学无锡校区合作模式,推动微电子学院、微纳平台、“青年工程师”产学平台资源共享,为人才集聚持续“输血”。助推链上企业九方科技成功完成DeepSeek大语言模型的本地部署,并将其深度融入远洋航运核心业务,显著提升了业务处理的智能化与高效化水平,极大增强了数据解析和智能决策能力,为公司向“数据驱动、智能决策”新阶段迈出关键一步。

在“光量子赛道”领域,上海交大无锡光子芯片研究院依托国内首条光子芯片中试线,自主开发了DUV光刻工艺、干法刻蚀工艺,并结合光波导结构设计制备出了高品质的低损耗薄膜铌酸锂光波导,实现了光子芯片的规模集成。未来,基于6/8寸晶圆将攻克光子芯片产业化面临的工程技术难题,开发晶圆级芯片量产工艺,实现光子芯片规模量产。同时,产业链党委牵头组建无锡市量子科技领域“光量子芯片”创新联合体,围绕光量子芯片技术研发,共同攻克“卡脖子”难题,为科技创新全面“充能”。上海交大无锡光子芯片研究院也凭借“光子芯片”科技成果入选“2024新质生产力年度十大案例”,并登上新华社《瞭望》两会专刊·新质生产力实践成果专题,“高调”亮相2025全国两会。

软实力还需硬支撑。为进一步支持资本要素向科技企业集聚,蠡园开发区扛稳项目实施主体责任,认真摸排项目融资落地“断点”“堵点”,积极谋划项目融资渠道,并在滨湖区政府大力支持及有关部门高效协作、通力配合下,与国家开发银行江苏省分行成功合作落地全市首单的集成电路制造业项目专项贷款,总金额7亿元,贷款期限10年,年利率同类最优,这也是一个融资渠道的优化与突破,将对蠡园开发区175家集成电路设计及关联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开发区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太湖之畔,再起“芯”潮。国内首条光子芯片中试线落成、辖区企业中微亿芯和太初电子获批无锡市重点实验室、中微爱芯“显示驱动控制芯片(LCD单色显示/LED数码管显示)”荣获第四批(2024年度)中国电科民品产业单项冠军产品、沐创公司全同态加密技术的最新成果在旧金山ISSCC 2025会议上大放光彩……如今的滨湖区集成电路产业链正以“红色引擎”驱动“创新巨轮”,不断在产业蓝海中破浪前行,向着“湖湾东方硅谷”稳步迈进。

通讯员:黄晓棠 周璠

责编:严红兰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