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智库 > 正文
借助科技创新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融合数字技术等前沿科技,催生全新生产要素组合的生产力形态,具有数字性、创新性、融合性、高效性等特征。新质生产力旨在打破传统生产力发展瓶颈,助力国家经济向高质量方向跃迁。社会治理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探究新质生产力助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路径,可以优化社会治理流程,提高治理效率,形成完善的社会治理格局;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精准对接居民多元需求

地方政府应当协同互联网企业,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构建智能化、多元化数字化服务平台——“社区大脑”,集成公共服务功能,全面感知、动态监测社区内各项事务,提供个性化在线服务和智能推荐,畅通居民多元化表达渠道,鼓励居民积极表达诉求;创新在线审批机制,实现审批流程的简化和优化,提高社会治理效率。

政府部门要协同各类企业和社会组织,打破部门数据壁垒,建立统一的基层数据资源库,实现“一网通办”,整合、分类和存储民生保障、公共服务、文化娱乐等不同方面的资源,确保资源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安全性;加大对住房、就业等领域的资源投入力度,推动教育、养老等服务智能化升级,提供多样化学习资源,以新质生产力赋能社会治理,优化社会治理结构,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实现政务服务的全面优化。

赋能地方产业转型升级

政府应当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建立自主研发中心,研发新型材料或智能化生产设备,提升产品性能与生产效率,实现产品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吸引创新型企业与人才集聚,给予税收优惠等相关支持,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推动产业创新生态建设;制定产业扶持政策,明确细分产业发展方向,对符合产业升级方向的企业给予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支持,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助力企业发展壮大;简化行政审批流程,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侵权行为,保护企业创新成果,创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吸引优质企业与项目落地,推动地方性产业集群发展,为居民提供高质量就业岗位,带动居民就业增收,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地方企业应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分析市场需求,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与生产效率;融合绿色技术与产业,采用节能环保技术与设备,培育壮大新能源、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产业,开展清洁生产,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推进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

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对基层网络通信设施的投入力度,建设信号基站、卫星通信设施。打破地理限制,推进5G网络在社区、乡村的深度覆盖,确保居民在信息交互时畅通无阻;配备智能数据采集仪、高清监控摄像头等先进的数字化终端设备,为基层工作人员采集居民信息提供便利。

居委会、村委会应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定期组织数字化技能培训,邀请专家学者授课,涵盖数字化办公软件应用等内容,让工作人员充分挖掘数据价值,提升办公效率,为社区规划、服务优化提供决策依据;依据地理、人口等关键因素,明确网格划分,构建网格化管理体系,明确网格化管理范围和责任主体,实现责任到人、服务到户,提升网格化管理的智能化、精细化水平;建立数字化人才激励机制,奖励表现突出的工作人员,激发工作人员学习数字化技术应用的积极性。

优化社会生态环境

政府生态环境部门应协同企业充分利用新质生产力中的卫星遥感、无人机监测等科技创新成果,构建全方位、智能化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实时、精准监测大气、水等环境要素,精准定位污染源头,近距离排查重点污染源;将数据传输至环境监测中心,及时发现环境变化趋势与潜在风险,为环境治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实现对环境污染的精准防控与高效治理。地方政府要建立跨区域、跨部门的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机制,相邻地区政府签订合作协议,统一治理标准,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凝聚治理合力;吸纳企业、社会组织与公众等多元主体力量,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开展绿色生产实践和环保公益活动,鼓励居民参与环境监督、环保宣传等工作,履行环保责任,为优化社会生态环境贡献力量。

构建多主体共建共治格局

社区党组织应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学习新质生产力理论,将科技应用于社区治理的各个环节,引领社区高科技、高效能发展;以线上学习、线下讲座等形式进行教育培训,提升党员运用新质生产力的能力;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鼓励社区居民参与创新活动,引导居民自我管理与服务,激发居民内生动力,形成共创共享的良好氛围,以居民自身行动满足其多元化需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手段,健全社区议事协商机制,搭建线上议事平台,明确协商议题,便于居民参与议事协商,在社区创设良好的新质生产力应用环境,提升社区服务效率;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把握基层数字化治理的正确方向,打通基层党建数据壁垒,明晰党建数据的使用权归属,实施智能化特色党建项目,推进数字化党建工作,以党建工作的网格化、精细化、科学化、数据化,让居民充分感受到新质生产力助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便捷性。

提升居民精神文明水准

基层居委会或村委会可以借助新质生产力中的数字化技术,整合优质课程资源,构建多元化教育平台,开发线上学习APP,为居民获取知识提供多元化渠道,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与吸引力,满足不同居民的学习需求。各地教育部门联动,通过在线教育资源共享方式,打破地域限制,将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偏远地区,让更多居民接受高质量教育,实现知识素养与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双重提升。

政府要加大投资力度,重点打造数字文化博物馆、智能图书馆等线下新型文化体验空间,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强化居民的文化体验。社会文化机构应当利用新质生产力中的新媒体技术,创新文化活动传播与参与方式,举办线上文化节、艺术展览等活动,讲解非遗内涵,提升居民对本土文化的认知与热爱;鼓励居民利用新媒体平台创作文化作品,分享生活感悟,营造全民参与文化创作的良好氛围。地方宣传部门应借助新质生产力中的大数据分析技术,筛选在社会治理、志愿服务方面表现突出的先进个人与集体,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榜样,广泛宣传榜样事迹,引发居民情感共鸣,在全社会形成学习先进的良好风尚,发挥新质生产力在高水平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进而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

徐晶(作者单位: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编:胡悦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