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智库 > 正文
“五心”共育打造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在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推进的背景下,将“五育并举”理念融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以智慧心、以德育心、以体强心、以美润心、以劳健心,培养大学生理性平和、乐观向上、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健康心态,为当代青年学子的全面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以智慧心,注重知识讲授。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以及“趣味心理学”等选修课程,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适应、自我保健和自我认知;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融入教育学、创新创业教育、专业课程教育中,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情绪管理、压力应对、挫折应对、人际管理处理技巧;组织心理知识讲座、沙龙等活动,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以德育心,注重德育浸润。注重在思政教育课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夯实学生价值认知根基和德育根基,自觉以高度的思政素养和德育素养应对挑战;注重在校园德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开设心理服务热线、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线上咨询网站等,组织主题辩论活动、主题征文活动、知识竞赛活动等,开展党史学习实践、公益服务实践、理论宣讲实践、参观研学实践等,提升学生心理抗压能力和心理承受力。

以体强心,注重体育锻炼。定期举办各类体育活动,包括团体运动、个人运动、户外探索等,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成功与失败;组织开展“体育+心理”的融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团队合作和良性竞争。以健康中国为主题,设计开展“运动打卡”“定向越野”“工间操大赛”等融合性的活动,使学生在融合锻炼中实现脑力、体力、心力的高效锻炼。此外,高校应构建多维监测机制,将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团队合作、运动表现等多维评估指标作为衡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依据,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以美润心,注重美育教化。以美术教学、音乐教学、舞蹈教学、播音主持教学、戏剧表演教学、书法教学等,提升学生艺术修养、技能水平和创新创造能力;通过开展绘画、音乐、戏剧等艺术疗愈活动,帮助学生在非语言的沟通交流中直面心理困惑、释放心理压力;开展文艺汇演、主题艺术展、原创文艺作品设计赛等活动,丰富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帮助学生解锁“艺术—心理”的双重支持体系。

以劳健心,注重劳动育人。组织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涵盖基础素养培育的实践活动,激励广大青年学子崇劳、尊劳、懂劳、爱劳;涵盖专业素养的劳动实践,包括技能实训、专业实验、见习实习等,引导学生在劳动体验中深刻领悟劳动的价值真谛。同时,通过邀请“技能标兵”“劳动模范”等进校园、进课堂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勇于创新。

叶春汉 朱小艳 杨翠芸(作者单位:恩施职业技术学院;本文系2023年度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课题“‘天天向上·身心健康’,五育并举促心育”〈编号:23Z410〉的研究成果)

责编:胡悦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