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近期全球多地频发地震 地球进入“震动模式”了吗?

截至今日(3月31日)上午11时

中国驻缅甸大使馆确认

缅甸强震已致

1名中国公民遇难、15人受伤

中国救援队在缅甸搜救工作一直持续

目前已成功救出4名幸存者

而就在昨晚

又有一地发生7.3级地震

 

 汤加群岛发生7.3级地震 

 不会对我国沿岸造成影响 

3月30日20时18分在汤加群岛(南纬20.30度,西经173.75度)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根据初步地震参数判断,地震可能会在震源周围引发局地海啸,但不会对我国沿岸造成影响。目前,美国海啸预警中心已经解除汤加海啸警报

昨夜今晨(3月30-31日)

西藏拉萨市当雄县

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

广东茂名市高州市

相继发生地震

 地球进入“震动模式”了吗?

近期全球多地频发地震,再次引发有关地震活动进入活跃期的讨论。

对此,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特聘专家高孟潭表示“这种担忧没有必要。”高孟潭介绍,全球平均每年发生7级以上地震约12-14次,8级以上地震约1-2次

将2025年1月1日至今与去年同期全球地震数据对比,可发现2025年的地震频率明显低于2024年同期。也就是说,地球不仅没有进入所谓的“震动模式”,反而显得更加平静

灾害无情人有情

虽然地球并未进入“振动模式”

但缅甸此次突发的7.9级强震

造成多地重大人员伤亡和基础设施损毁

面对这一灾难

中国救援队闻令而动、奉命远征

冒着酷暑紧张工作

全力以赴在震后“黄金72小时”内

抢救更多生命

↓↓↓

 接连救出幼童、孕妇 

 中国救援队已救出4名幸存者 

中国救援队在缅甸曼德勒救出4名幸存者

⦁ 当地时间3月31日7点15分左右,中国救援队成功搜救出一名在废墟中被埋压超过65小时的29岁女孩,该女孩获救时生命体征良好。

⦁ 当地时间3月31日6点20分许,中国救援力量搜救出一名被埋压超过60小时的孕妇,该孕妇获救时生命体征良好。

⦁ 当地时间3月31日5点37分,中国救援队、中国公羊救援队在缅甸曼德勒市的天空公寓救援点搜救出一名在废墟中被埋压超60小时的幼童,孩子获救时生命体征良好。

当地时间3月31日0点40分,中国救援队在缅甸曼德勒市长城饭店救援点搜救出一名被埋压人员,该女性被困近60小时,获救时生命体征良好。

中国政府首批援助物资抵达缅甸

今天(3月31日)中午,中国政府向缅甸提供的首批紧急人道主义地震救灾援助物资抵达仰光国际机场。首批援助物资包括帐篷、毛毯、急救包等。

搭乘运-20抵达缅甸

中国国际救援队深夜展开救援

记者从应急管理部获悉,北京时间31日00:50,中国国际救援队搭乘中国空军运-20飞机,飞抵缅甸内比都机场。抵达后,随即兵分多路,赶赴多个救援点位开展紧急救援行动。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我们衷心祈愿救援人员平安顺利

也深切希望灾区人民能够

早日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而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时

人们所处环境各异

面临的潜在风险也千差万别

多掌握一些防震避险知识能有效提升生存的可能

 

 地震避险的十大“禁地”

⦁ 别坐电梯

强震可能导致停电甚至楼体振动、变形,一旦电梯发生故障或卡在楼层间,人们很容易被困住,逃生难度加大。

⦁ 别跳楼

即使住在低楼层也不要选择跳楼逃生,这样不仅容易受伤,还可能被高处坠物砸到。

⦁ 别躲在悬挂物附近

地震时未被固定的物体容易坠落伤人,务必远离它们可能位移或掉落的位置。

⦁ 别躲在阳台、窗户附近

阳台承重弱,窗户易碎,都会给人造成伤害。

⦁ 别在楼道或楼梯停留

楼道、楼梯缺乏可供遮蔽的空间且承重能力有限,如果遇到人流甚至可能发生踩踏。

⦁ 别靠近高大建筑物

强震容易对房屋结构造成影响,使其不稳定性增强,即使房屋未倒塌,坠物和玻璃碴也很危险。

⦁ 别靠近大型基础设施

强震可能影响电力、水利、铁路等大型基础设施,诱发次生灾害,务必提前远离。

⦁ 别在海边停留

如果强震发生在海里,可能诱发海啸。海边游玩时若收到地震信息,应立即撤离。

⦁ 别在山区停留

强震可能引发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山区地形复杂,一旦被困,通讯与救援受阻,危险重重。

⦁ 别留恋财物

钱财是身外之物,生命只有一次,要把握好最佳避险时间。

 

国家应急广播提醒

地震来临时不要惊慌

应就近躲避震后快速撤离

日常生活中

需多学习防震避险知识

留意身边的应急避难场所

最大程度降低

地震带来的伤害和损失

责编:陆威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