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科技 > 正文
系统设计数字化管理视角下的 绿色可持续室内建筑新蓝图

2025年3月31日,在北京“中关村论坛”上举行的专业子论坛“世界绿色设计论坛”上,世界绿色设计组织副总干事、知名设计师黄志达发表主题演讲,深入探讨系统设计数字化管理视角下的绿色设计与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合对室内建筑行业低碳转型的推动作用。他强调,绿色是设计的未来底色,数字化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引擎,二者协同将助力全球室内建筑行业加速迈向碳中和目标。

破局传统模式:数字化技术破解行业痛点

黄志达指出,当前全球建筑行业贡献40%碳排放,室内建筑占据建筑全生命周期70%能耗。传统设计模式导致材料浪费率超30%,室内环境污染超标率达65%。传统设计模式面临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等难题。而AI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正成为破局关键:通过参数化设计可降低室内建筑能耗30%,智能材料数据库提升可循环材料利用率50%,云端协同平台则让全球设计师实时优化方案,推动“零碳设计”从概念走向实践。他特别提到,北京大兴机场采用曲面屋顶设计,天然采光区域覆盖60%,能耗降低近20%;雄安新城“会呼吸”的生态幕墙则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现被动式节能,显著减少碳排放。

科技赋能全周期:从设计到运营的绿色革命

论坛同步展示的数字化建设案例显示,以CDMI云平台为代表的智能系统正重塑行业生态。该平台集成BIM、IoT、AR/VR及数字孪生技术,覆盖室内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设计阶段,AI可快速生成并筛选最优方案,三维建模与虚拟现实技术精准模拟施工,减少材料损耗;施工阶段,激光扫描与AR技术指导安装,偏差率降低超80%;后期运维中,全链路数字化模型为物业提供精准维保支持,避免无效投入。

倡议协同创新:构建绿色设计生态圈

黄志达呼吁建立跨领域绿色设计开放平台,共享材料数据与碳中和案例库,促进设计师、工程师与科学家协同创新。他强调,需培养兼具科技素养与人文情怀的新一代人才,让科技力量与生态责任深度融合。“智能化不是替代人类,而是赋予设计预见未来的眼睛。”他提出,唯有通过开放合作与技术普惠,才能将可持续性从约束转化为价值创造的源泉。

展望未来:智慧城市与人文生态同行

随着绿色数字化设计在全球落地,室内建筑行业正从“高碳粗放”转向“智慧精细”。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这场以科技为驱动、以人文为底色的变革,不仅将推动城市低碳发展,更将重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图景。

责编:周正玮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