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财经 > 正文
社会服务专家邱燊娇:公益十年筑彩虹,以专业之力守护弱势群体

在南宁这座充满温情的城市,有一抹名为“彩虹”的社会服务之光,它不悬挂于雨后晴空,而是扎根于社区街巷,温暖着城市角落里的特殊群体。这束光的缔造者,是南宁市彩虹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邱燊娇——一位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理念的社会服务专家。她以专业和仁心编织起社会安全网,为弱势群体带去温暖和关爱,让社会关怀扎根于基层。

云图片

邱燊娇(左一)参加人才支持计划服务签约仪式

十年深耕:从行业新人到领军人物的蜕变之路

2014年8月,邱燊娇注册成立南宁市彩虹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从此开启了以“关注社群困境、活化社区资源、致力社区发展”为使命的公益征程。初创时期团队成员不足10人,但她们带着“每个生命都值得被温柔以待”的信念,开始了街头救助行动。“当时我们在寒冬里寻找露宿者,很多人充满戒备。”邱燊娇回忆道,正是这种直面困境的勇气,让团队逐渐建立起覆盖全市的救助网络。

从最初的草根组织到如今的社会服务组织的标杆机构,彩虹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发展轨迹印证了邱燊娇“务实创新”的价值观。2021年,中心凭借专业化服务体系和可量化的社会效益,获评南宁市民政局5A级社会组织,次年更被民政部乡镇论坛杂志社授予“全国城乡社区治理宣传先进单位”称号,邱燊娇本人也获得“全国城乡社区治理宣传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这标志着邱燊娇的服务模式获得国家层面的认可。她的事迹也被南宁电视台、南宁晚报、广西新闻网、中国企业慈善公益网、中国社区报争相报道,她由此成为社会服务行业的领军人物。

精准帮扶:织密弱势群体的保护网络

在邱燊娇的带领下,彩虹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构建起覆盖城乡的多维度救助体系,尤其聚焦流浪乞讨人员、未成年人、妇女及老年群体。针对流浪乞讨人员,中心创新采用“社工+志愿者+寻亲工具”模式,打破传统救助壁垒,大幅缩减了平均寻亲周期,帮助众多漂泊者顺利重返家庭。特别是黎某在外流浪26年终与家人团聚的案例,不仅填补了父子间二十余年的情感空白,也成为社会救助领域的经典样本,彰显了彩虹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寻亲创新模式在社会治理中的独特价值,有力推动了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深刻变革。

在未成年人保护领域,彩虹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妇联、残联等部门,打造“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项目”。通过“代理妈妈”制度,社工化身临时监护人,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辅导与情感支持;针对困境儿童,中心发起“微心愿”圆梦活动,通过标准化流程征集、认领心愿,联动政府机关与企业资源,累计实现数千个孩子的微小梦想。“每个‘微心愿’背后,都是一个需要被看见的童年。”邱燊娇的手机相册里,保存着孩子们收到礼物时的笑脸。更让她欣慰的是项目引发的“涟漪效应”。邱燊娇介绍,中心通过联动机制,将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志愿者等力量拧成一股绳,推动服务规模化与可持续发展。

在邱燊娇和团队的努力下,彩虹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为弱势群体成功构建起行之有效的救助体系,有力推动了社会服务工作的健康发展,也为其他社会服务机构提供了范本。

学术与科技创新:引领社会服务升级

作为实务型专家,邱燊娇始终注重理论提升与实践创新的双向赋能。面对社会救助领域政策变化、资金短缺、专业人才匮乏等挑战,邱燊娇以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为支撑,带领团队探索破局路径。

她主持的《社会工作对精神障碍人群服务模式研究》课题,提出“家庭-社区-医院”三维干预模型,对精神障碍人群的服务模式做出了积极开拓探索,荣获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一等奖。她发表于《智库时代》的《新时期下推进社工站服务长效化的实践路径》一文,更是凝聚着她对行业发展的深刻思考。文章揭示的“政策适配性不足”“人才结构性短缺”“资源整合低效”三大痛点,在业内引发强烈共鸣。而她提出的成效评估科学体系、定向培养及柔性引进等解决方案,为多地社工站建设提供了指引,更为当前社会服务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此外,面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浪潮,邱燊娇带领团队积极探索救助服务数字化转型的新路径。她研发的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流浪人员寻亲信息系统,通过生物识别、大数据分析和跨部门协作,为流浪人员搭建高效归家通道。该系统以高精度人脸识别为核心,实现“人像—身份—家庭”的精准联结,不仅将传统寻亲耗时从数年压缩至数日,更通过“识别—帮扶”全链条服务,降低重复救助成本,推动社会治理模式全面升级,彰显了科技赋能下的人文关怀力量。

从流浪者回家路上的温暖灯火,到留守儿童眼中的点点星光;从理论研究的学术突破,到软件研发的科技创新,邱燊娇和她的团队用十年光阴诠释着“以人为本、务实创新”的价值追求。这道扎根大地的彩虹,正将无数微光汇聚成星河,照亮更多需要温暖的角落。正如邱燊娇常说的:“社会服务工作的真谛,不在于改变世界的宏大叙事,而在于守护每个平凡生命的尊严与希望。”在她的带领下,彩虹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正以实际行动书写着新时代的公益答卷,为社会的文明进步贡献着力量。

夏嫣然

责编:周正玮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