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标尺·正义——江苏法治报融媒聚焦 > 正文
江苏法院去年化解不良债权近四千亿元

本报讯(记者 王晓红)运用重整程序,成功救治南京红太阳、镇江花王、苏州中利三家上市公司;引导“可重整的不清算”,京华城置业、智航新能源等331家困境企业重获新生;积极运用破产程序,全年化解不良债权3907.56亿元……4月7日,省法院向社会发布2024年江苏法院破产审判工作情况和典型案例(详见D版),江苏破产审判交出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

2024年全省法院新收实质进入破产审理程序的企业破产案件8004件,新收案件数呈稳中有降态势;新收“立转破”“诉转破”案件234件;新收强制清算案件6817件。破产案件处置效率稳步提升,全省法院审结实质进入破产审理程序的企业破产案件8641件,同比增长1.5%,结案率达到82.05%,同比提高4.94个百分点,南通、盐城、镇江等地结案率超过85%,企业破产案件存量连续两年呈下降趋势,收结案逐步实现良性循环;审结强制清算案件6635件,结案率达到97.33%。

近年来,江苏法院着力推进审判机制建设,抓实破产案件规范审理,探索开展“立转破”“诉转破”,有效前移破产重整和破产退出启动关口;探索开展“执破融合”改革,有效叠加执行和破产程序效能,促推矛盾纠纷实质化解。深化公益清算退出机制,连云港法院加强与国资部门协作,推动建立国有企业公益清算机制。加强探索破产保护机制,南京、苏州、镇江、南通等地法院制定中小微企业破产案件工作指引;健全完善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救治机制,依法支持危困上市公司通过破产重整化解风险,有效衔接“预重整+重整”程序。探索构建绿色破产保护模式,探索通过破产费用、共益债等方式,优先解决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历史欠账。依法推进长江流域散乱危污企业出清,审结沿江小化工企业破产案件11件,助力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持续深化府院协调联动,上线运行企业破产信息核查“一件事”,推动设立企业重整服务中心,充分发挥企业破产处置协调联动机制作用,妥善解决复工续建、污染治理、职工安置、安全生产等各类问题。

据悉,2024年,全省法院积极运用破产程序,促进市场出清、化解过剩产能、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市场活力,全年化解不良债权3907.56亿元,吸引投资439.02亿元,清偿税收债权34.29亿元,安置职工4.28万人,保障职工债权18.34亿元,盘活土地房产3299.08万平方米,续建楼盘39个,向百姓交付房屋12128套。

社会关注度高的困境企业救治效能显著提升,331家困境企业重获新生,成功救治了南京红太阳、镇江花王、苏州中利三家上市公司,保住上下游企业1.2万余名职工就业,依法维护1380余户债权人237.62亿元债权利益和5.82万户投资人权益,促推企业恢复造血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责编:沈蕾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