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至2日,来自海门区东洲中学初二年级的学生前往东布洲综合实践基地,参加“崇謇启行”大思政研学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文物修复 匠心传承”为主题,通过文物参观、模拟考古、修复实践及传统技艺体验,沉浸式感受文化遗产的魅力,在动手实践中领悟文物保护的深层意义。

馆中探秘 “对话”历史
开营仪式后,学生们来到云谷美术馆,在研学老师的带领下开启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古朴的陶器、精美的瓷器,一件件文物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学生们屏息凝视展柜中修复前后的瓷器对比,时而驻足思考,时而聆听讲解。此刻,文物不是冰冷的展品,而是活着的“历史书”。

挖沙寻宝 “考古”探险
学生们走入“挖掘”现场,以团队形式找寻文物碎片,学生们戴上手套、手持小铲,化身“考古队员”。老师一声令下,各组冲向划定区域,蹲身翻土、筛沙寻宝,纷纷在沙土中探寻“埋藏”的“文物”残片。研学老师借机科普:“真正的考古需要耐心与敬畏,每一铲都可能改写历史。”


残片拼贴 “品味”匠心
在修复工坊,学生们通过视频,学习了瓷器修复的相关知识。面对一堆杂乱瓷片,学生们分组完成瓷器碎片的清洁、拼接、粘接与补缺,分享修复心得与团队协作经验,在残片拼图中触摸文明的温度。



花纹绘制 “创造”艺术
青花纹饰绘制环节,学生们手握细笔,在素坯瓷片上勾勒纹路。从传统纹样到现代图案,从对称构图到留白意境,他们不仅展示个性化创造能力,也逐渐体会到“慢工出细活”的真谛。


用双手触摸历史,用协作凝聚智慧。本次研学活动通过理论课堂和实操课堂的结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与团队协作精神,引导学生从“文化旁观者”转变为“文明守护者”,深化了对中华传统工艺的认知,激发出更强大的文化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