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小马拉大车”问题这样破解(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曾经,在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高堆社区,一组调研数据揭示了基层工作的现实压力——社区每月开具证明数量普遍多于200份,一名社区工作者每月用于办理证明的时间超过40个小时……

现在,在高堆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社区简政通”信息系统让居民和工作人员都省时省力——居民李女士办理居住证明时,系统自动关联租房合同、水电缴费记录,无需提交纸质材料。“以前要跑社区、派出所办的事,现在手机上5分钟就能搞定。”李女士说。

“小马拉大车”是长期困扰基层的问题,党中央对此高度重视。近年来,中央相关部门强化制度保障,地方党委和政府狠抓问题整改,曾经长期困扰基层的“开不完的会议”“填不完的表格”“迎不完的检查”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仅在增加,而且在不断变化,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不断出现,一些地方治理负担超载、治理能力相对欠缺等问题时有发生,影响和制约了基层治理整体效能。

2024年,中央相关部门按照“壮马、轻车、畅路、聚力”的思路,研究制定关于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的政策措施,切实推动为基层减负赋能。

“中央部门的政策措施为基层破解‘小马拉大车’问题提供了具体方向。以优化基层信息系统建设与运用为例,我们鼓励街乡打造基层治理的‘数字智库’,构建多元化智能服务矩阵,实现社区服务提质增效,形成左家庄街道‘一码共治’、双井街道‘13社区’、朝外街道‘芯上朝外’等典型做法。”北京市朝阳区委社会工作部有关负责人说。

在朝阳区左家庄街道,顺源里社区工作人员王秋月演示着手机里的“一码共治”平台:扫码进入单元门页面,环境卫生、设施维修等问题可一键上报,后台自动派单至物业或职能部门。“以前,各类基础台账重复填报,我们都成了‘表哥’‘表姐’,走访居民的时间就少了。现在,数据动态更新,各部门实时共享,让我们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服务群众。”王秋月说。

从文山会海到云端治理,从疲于应付到专业服务,这场基层治理的深刻变革正在重塑中国之治的微观基础。随着为基层减负各项措施落地见效,一幅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图景正在各地渐次展开。

据悉,下一步,中央相关部门将持续指导各地强化党建引领,坚持问题导向,认真落实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的政策措施,推动资源、服务、管理向基层下沉,让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有更多时间、精力办好惠民利民实事,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责编:戴凌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