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区域 > 正文
为湖泊“把脉”,让碧水新生——德林海湖泊生态医院用科技书写治愈诊疗绿色答卷

当晨曦掠过太湖的粼粼波光,曾经被蓝藻纠缠的“明珠”如今倒映着云影天光,仿佛一块被悉心修复的碧玉。这里的故事,始于一位“湖泊医生”的使命——德林海湖泊生态医院,正以科技为听诊器,以创新为处方,书写着人水和谐共生的绿色答卷。

创新“医术”,防控蓝藻提升水质‌

都说湖泊是大地凝视天空的眼睛,却因种种污染蒙上“富营养化”的荫翳。德林海创始人胡明明曾经是一位医生,他代入医者视角这样言简意赅地来解释湖泊的顽疾:“湖泊的‘三高’——氮、磷超标与生态失衡,恰似人体代谢的顽疾。”

从太湖蓝藻危机的“急诊”到星云湖四年脱劣的“慢病管理”,这家特殊的医院将中医“辨证施治”的智慧融入生态治理。

20套深潜式加压控藻整装成套装备,18艘加压控藻船发挥了太湖蓝藻治理主力军的作用。蓝藻治理方式也由被动式近岸打捞逐步向主动式离岸防控体系转型。

目前,太湖无锡水域已连续17年实现安全度夏,提前6年达成国家治太总体方案提出的目标,太湖也成为了我国重点治理的三大湖中首个全年“良好”湖泊。

而作为“湖泊生态医院”首个示范项目,星云湖通过加压控藻技术、藻水分离技术和精准清淤技术的全方位、协同治理,已连续4年完成脱劣任务,局部水域水质达到Ⅳ类水标准、水体透明度达到2米,成为全国环境绩效付费模式的标杆。

为湖泊定制数智化“治疗方案”,动态监测河湖健康

德林海湖泊生态医院研发了“富营养化湖库中宇宙数字孪生诊验系统”,专门解决湖泊富营养化问题。

系统相当于给湖泊做了一个“虚拟体检”,通过卫星、无人机、传感器实时采集水质数据,在电脑里建立一个与真实湖泊同步的“数字孪生诊验系统”模型。治理团队可以在模型上模拟不同治理方案的效果,比如投放微生物、调整清淤范围等,提前验证哪种方法最有效,避免“试错浪费”。

此外,他们还搭建了智慧水环境湖库监控综合信息管理系统,集合了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能实现四大核心功能:

·预测预警:提前发现蓝藻暴发、水质恶化等风险;

·效果评估:实时跟踪治理措施的效果;

·智能调控:自动优化治理设备的运行参数;

·数据共享:为政府提供连续、精准的湖泊健康报告。

在无锡蠡湖,记者看到一个“湖泊健康管理移动站”,移动站由可移动控制平台和监测预警船组成。“船上搭载了藻类AI分析及高光谱水质监测系统,能快速检测总磷、总氮、氨氨、藻种、藻密度等10多项关键指标”,并通过5G网络实时回传数据。这些数据会生成湖泊季度健康报告和年度评估报告,帮助政府精准制定治理方案。目前,该模式已推广至江苏蠡湖、滆湖、广东新丰江、云南星云湖及异龙湖等五个湖泊。

精准清淤技术:淤泥变资源,减排又降碳

湖底淤泥作为甲烷温室气体的重要释放源,其清淤治理具有双重环保价值。传统清淤如同“抽水搬泥”,会产生大量污水和占地问题。德林海湖泊生态医院自主研发的污染底泥常态化精准治理整装成套技术,有力推动清淤领域从“一次性的工程清淤”向“常态化的淤积管护”模式的转变。

无锡德林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博士杨元祥表示:“湖泊生态治理不是‘烧钱工程’,而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战场。我们通过科技创新将环境成本转化为发展资本,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

从长江经济带到黄河流域,德林海的治愈足迹已遍布30余个湖泊。在这里,新质生产力有了具象化的体现,它们是荡漾的碧波、游弋的鱼群以及下一代人推开窗时的那句惊叹:“看,湖水在发光。”

责编:周正玮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