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队的刚毅作战到警营的默默坚守,岁月悄然在他眼角镌刻丝丝细纹,时光渐逝在他头顶催生缕缕白发,却从未改变他为民服务的初心。从警11年来,他用热忱与责任为片区居民编织起一张“安全网”。他就是苏州工业园区公安分局胜浦派出所民警张勇林。

张勇林,男,1976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2014年从部队转业加入公安队伍,现任苏州工业园区公安分局胜浦派出所社区警务队队长。工作以来,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荣获个人嘉奖4次、通报表扬1次,获评全省“李树干式派出所民警”、全市公安机关“十佳民警”提名奖、全市优秀共产党员、市“能手网格员”、苏州工业园区优秀工作者、优秀军转干部、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为居民的“急”而急

在张勇林负责的三个小区里,234幢居民楼、6350套房屋,30123名实住人口构成了日常工作的“责任版图”。在这里,无论是邻里间的小摩擦,还是居民生活里的大难题,都被他视作心头要事。
近日,1972年出生的张女士在办理退休手续时却被一份档案中的“1970年”难住了。看似微不足道的两岁之差却让她的正常办理流程必须拐个弯。接到张女士的求助后,张勇林立即联系了派出所档案室,试图查找张女士的户籍原始档案。当年的档案还是手写,年代较为久远,为了一次性将情况核实清楚,他实地走访了张女士曾经落户的小区和工作过的工厂,找到了她的老邻居、老同事。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最终核实了张女士档案中的出生年月的确存在偏差,出具了相关证明后帮助她顺利办理了退休手续。
当张女士拿到证明材料的那一刻,千言万语汇成了一句真挚的感谢。这一句感谢背后,是张勇林数十年坚守社区对居民急难愁盼的真心回应,也是他一如既往前行的源源动力。
用耐心与智慧解难题

社区管理千头万绪,每一项工作都关联居民的日常生活,容不得半点马虎。张勇林负责的三个社区内,特殊人员数量较多,占辖区将近三分之一。这些特殊人员有的存在精神方面疾病,有的则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生活困难需要特别关注和帮助。
尽管面对如此繁重且复杂的工作形势,张勇林始终以高度的耐心、敏锐的洞察力和强烈的责任心,用心守护每一个居民生活。不久前,一名原本独居在他片区内的男子因家庭经济困难,无法支付医疗费用,导致治疗结束后只能滞留在医院。为了妥善解决这个问题,他多次往返于社区与医院之间,了解实际情况、困难和诉求。他还与男子老家的家属、派出所、村委会多次深入交流,得知他们家庭确实无力承担这笔费用,希望能够为男子争取到相关补助。在三个月的时间里,他四处奔走,又积极联系卫健、民政等多个部门,最终帮助男子解决了费用问题,并在男子老家的派出所和村委会的配合下,家属将他顺利接回了老家,确保男子在出院后能够得到妥善照顾。
张勇林用耐心和智慧成功化解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守护了社区的和谐与安宁。
守护居民的“钱袋子”

“张警官虽然嗓门大,但是说话接地气,多亏了他总是苦口婆心地教我们防诈骗,我和几个老姐妹才能识破骗局,守住了自己的养老钱。”家住在浪花苑社区的蒋阿姨说。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社区民警,张勇林深知群众的每一分血汗钱都来之不易,需要时刻紧绷反诈这根弦,将反诈宣传融入日常社区工作,守护群众的财产安全。住在闻涛苑社区的蒋阿姨等几位大妈,平时爱紧跟潮流,热衷于尝试新鲜事物。在某社交软件上结识几个自称是“高科技”公司的年轻人后,为他们公司的超高收益投资项目心动不已,纷纷回家凑钱。张勇林在日常走访中察觉了异样,发现蒋阿姨她们的最新聊天话题由拍摄短视频转向了赚钱养老,这让他有所警觉,赶紧跟她们唠起了投资理财诈骗,展示了以往类似的诈骗套路和后果。一开始,蒋阿姨她们将信将疑,但是随着事情的发展,她们发现投资的套路与张勇林说的越来越相似,最终意识到自己遭遇了诈骗,放弃了投资,避免了财产损失。事后,她们对张勇林的敏锐、细心、负责赞不绝口。
社区管理没有捷径可走,这里既有柴米油盐的真实生活,也有邻里纠纷的琐碎日常,唯有脚踏实地,方能行稳致远。张勇林用11年细水长流的守护,丈量着社区的每一寸土地,用脚步书写着责任,用责任诠释着担当,力争让居民们都感受到社区的温暖与安心。(周玖麟 陈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