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江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江宁作为全国、全省制造业的重镇,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发力点在何处?对全局的贡献如何体现?近年来,江宁的实践作出了初步的回答。
一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融合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江宁智能电网在2021年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达60%,产业优势地位不断巩固,成为全国优秀产业集群的标杆之一。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智能装备、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三大产业集群均达到千亿规模,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了产业与产业融合,产业与技术融合的良好局面。生物医药创新中心——“江宁药谷”已发展成为南京市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增长极。同时,江宁始终致力于“产城融合标杆地”的目标,建设一流园区作为产业集群的承载地,形成20分钟通勤圈、15分钟医疗圈、10分钟生活圈,实现产业与城市之间的融合。
二是构建链主和专精特新企业协调的产业链生态。瞄准区域内重点产业链和发展空间大的潜在产业链,江宁围绕国电南自等一批重点龙头链主企业,支持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形成融通创新的治理机制。将一批较高水平的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设在龙头企业内部或由企业牵头运营,从而成为链主企业与专精特新企业协同创新的平台,形成两者相互促进发展的良好局面。在江宁打造的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中,龙头企业赋能产业链成为构建产业集群生态的关键。目前,江宁区拥有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的总量位列全省区县第一。
三是在制造业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上做出示范。江宁通过引进和发展新型研发机构、吸引高端专业人才等政策组合联动,推动创新要素与产业新业态匹配结合,正在培育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新动能。坚持把“绿色发展”放在首位,立足江宁制造业扎实的基础,江宁区以产业数字化为重点,加快推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比如,菲尼克斯已经成为本土数字工业转型的跨国公司标杆。通过积极赋能产业链数字化,中小企业智改数转成效明显,江宁开发区等已经成为“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
陈柳(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