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智库 > 正文
红船精神的数智化传承路径研究

在数字技术深刻重构人类文明形态的今天,以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颠覆性技术为代表的新兴技术为红色文化传承开辟了全新的维度。作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精神标识和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有力昭示,红船精神在数字化浪潮中迎来创新性发展的历史机遇。红船精神的数智化传承既是技术命题,又是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的时代课题。

夯实红船精神数智化传承的人才底座

传统红色文化传播者数字素养滞后与技术迭代速度之间的结构性张力,制约了红船精神的数智化传承。因而,迫切需要构建“引育并举”的人才生态闭环。一方面,要扩大红船精神传承的数字人才容量。红船精神的赓续既需要熟悉红色历史,又需要善用文化传播和全媒体发展规律的复合型人才。高校要根据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部署,推动设立“数字+红色文化”的交叉性学科,优化数字化人才培养方案,开设“智能叙事算法”“区块链确权技术”等数字化课程,做好数字人才培养的“蓄水池”;政府、社会要强化构筑和引进数字化人才的意识,在平台搭建、待遇保障、配套设施等方面给予支撑,让数字人才活力促进红船精神传承。另一方面,要提升红船精神数智化传承的人才质量。政府、社会、高校、研究机构等要深化跨区域、跨部门间合作,线上线下齐发力,邀请数字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展讲座、报告培训,开展普及化数字教育,强化数字理性审思,明确数字应用限度,提升数字风险规避能力。同时,要强化红船精神数智化传承的研究能力,设立研究课题和实践项目,吸引党建、人工智能等不同学科背景的人才组建跨学科科研团队,提升数字人才的研究能力。

构建红船精神数智化传承的智慧基建范式

完备的基础设施是建立综合性资源数据库的前提,能够为技术环境延伸创造空间条件。一方面要强化基础信息化设施建设。政府、高校按照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依托世界互联网大会资源优势,强化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算力龙头企业的合作,推进5G网络建设和千兆光纤网络建设,扩大网络覆盖范围,强化网络速度容量,确保红船精神数智化传承的广泛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要建立综合性数字资源库。红船精神既包括以浙江嘉兴南湖红船等为代表的有形文化符号,又包括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奉献精神等无形文化,借助三维激光扫描、红外热成像等技术,对红船遗址、革命文物等实体资源进行高精准度数字化建模复现,形成红船精神的活态化传承。同时,借助数字技术将其整合转化为易于理解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建立可检索访问的数据库,打造涵盖地理位置、内容介绍等功能齐全的数字全景场馆,实现红船精神的跨地域传承。

打造红船精神数智化传承的传播矩阵

红船精神的数智化传承必须要把握好“时”和“势”。一是运用新媒体平台实现精准传播。开设与红船精神传承相关的微信、抖音、微博账号等,创建与红船精神传承相关的网站和社区,创作并发布相关短视频、文章、学习资料、活动情况等,生活化、大众化、网络化转化传播内容和传播话语,增强红船精神传承的鲜活度。同时,以官方媒体为中心,联合地方媒体、自媒体等,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引导民众进行跨平台传播,形成立体多元的传播矩阵。二是运用数字技术打破时空壁垒。数智技术的创新应用,能够实现虚拟和现实的高度互通。利用VR、MR、AR等交互式、沉浸式场景应用类技术,以人的身体为载体,以人的嗅觉、听觉等作为交流媒介,将公众置于虚拟世界中,让场景“动起来”,让故事“活起来”,实现红船精神再现到活现的活态化场景构建,让公众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知、情、意、信、行。

红船精神的数智化传承既要警惕技术理性对价值理性的消解,更要把握历史主动。通过构建“数字人才—智能基建—智慧传播”的传承闭环,让红船精神在数字空间绽放新的时代光芒,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注入精神动能。

王晓燕(作者为西安医学院副教授;本文系西安医学院2024年度第一批校级科研基金〈辅导员专项〉:“红船精神”融入新时代医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编号:2024FDY03〉、2024年陕西省体育局常规课题:关于进一步促进陕西红色体育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编号:20240802〉研究成果)

责编:王男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