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科技厅印发《关于支持和推动高新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实施“新赛道开拓、新技术引领、新物种培育、新要素链通、新空间优化、新生态植根”等“六新”行动,加快推进高新区转型升级,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
以科技创新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是大势所趋,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南京朝着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的目标阔步前进,以高新区为主阵地,前瞻布局一批新赛道和未来产业,一幅向“新”而行、蓄“力”跃升的高质量发展画卷正在铺展。
集聚动能,源头创新
产业新赛道是指基于科技革命、产业变革或消费转型驱动发展而起,具有创新性、引领性、成长性特征的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发力新赛道上,比拼的是布局速度和力度,一子慢,满盘输。今年全国两会,6G技术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引发关注。早在10多年前,南京就开始布局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赛道。
2011年,南京联合中国工程院举办“2011中国未来网络发展与创新论坛”,会上揭牌了未来网络产业创新中心和未来网络产业创新有限公司,这是我国第一个专门从事未来网络技术的研究机构和产业基地。时年68岁的刘韵洁院士,也来到南京开始了他的“二次创业”。
彼时,未来网络技术尚属“无人区”,大众对此还极为陌生,南京率先探索未来网络产业化,抢占这一新赛道。以成立未来网络产业创新有限公司为起点,中软国际、爱立信、赛宁信息等诸多科技企业陆续在南京扬帆起航。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南京新一代信息通信赛道规上工业总产值超230亿元,年均增速达30%,研发投入强度4%,居全国前列。
新一代信息通信只是南京竞逐新赛道的一个缩影。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对新港高新园而言,依托制造业“家底”做优做强人工智能新赛道是锻造新动力的“不二法门”。
新港高新园创新研究院院长石云霞介绍,通过“生态绑定+场景驱动+平台赋能”,园区构建了完整的人工智能企业创新发展支持体系。“围绕新型显示、智能驾驶、生命健康、政务文娱、宠物经济、银发经济等AI+场景,集聚了智能网联、大模型应用、机器人、数字人、智能制造等20余个细分领域,招引出门问问、智檬智能、云蝠智能、极智嘉、雄狮科技、牧镭激光等300余家代表企业落户。”
精准布局,优势尽显
翻开产业布局版图,一个个重大项目签约落地,一条条产业链延伸发展,一座座产业园区拔节生长……南京高新区把加速产业集聚发展作为赢得发展先机的重要举措。在园区“一区十五园”范围内,不仅汇聚了全市80%的高企和中小型科创企业,还囊括了所有的新型研发机构,竞逐产业新赛道,南京高新区优势初显。
集群加速发展的关键是精准细分赛道。南京市科技局高新区管理处处长舒培浩介绍,南京高新区15个园区立足实际,根据自身禀赋,确定主导产业,并通过集聚资源、培育企业和推动产学研合作,逐步形成细分赛道、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和集群发展的格局。比如,新港高新园专注于人工智能领域;玄武高新区依托江苏数据港攻占数智信息赛道;雨花台高新区发挥软件产业技术优势,在工业软件领域实现突破……各园区全力争当全市产业创新的先行者,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创新策源地。
新赛道上千帆竞发,南京一路领跑。前不久,第四届中国(南京)新赛道大会在宁举办。大会发布了《中国新赛道体系发展报告2025》,重点关注了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南京、广州、苏州、合肥、武汉、成都10个城市赛道表现。报告发现,南京未来网络在全国最早布局,创造了6G太赫兹实时无线传输10余项“世界第一”。南京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芯片等领域具有突出优势,获批临床、临床试验、申请上市、批准上市的药品数量均位居全国前五。
“南京发展新赛道优势显著,无论是城市经济体量还是产业体系和科教资源,这些都是参与新赛道竞争的有力武器。”长城战略咨询所长、董事长武文生多次主导发布中国新赛道体系发展报告,他认为,南京在制度供给方面开展了诸多先行先试探索,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
建圈强链,练强内功
在浦口区中医院上方,一架无人机搭载着一个方盒子从天空缓缓降落,稳稳地停在了院前划定的“停机坪”上。医务人员打开方盒子,里面是南京市血液中心的血液运输箱。从出库到搭载运输,再到无人机完成配送,总共用时17分钟,比正常情况下路面运输40分钟节省了一大半时间。
物流配送仅是浦口高新区发展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之一。于千米空域竞逐“空中版图”的背后,是一套“建圈强链”的系统“组合拳”。7年前,浦口高新区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签署无人机项目合作协议。到2020年10月,该园区获批成为全国首批13个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之一,这是南京低空经济的起点。
“作为区域主导产业之一,浦口高新区今年还将开放全市唯一一个同时拥有无人机跑道、无人机机库、无人停机坪以及垂直翼无人机训练考试场地的南京低空综合飞行基地,基地将构建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飞行测试、运营服务、场景体验于一体的产业生态系统,为行业龙头项目、大院大所落地生根提供专业载体和场地。”浦口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积累了长江巡检、长江物流、血液运输、物资配送等多个应用场景运营经验的前提下,今年4月,浦口高新区刚刚上线了“一网统飞”服务平台,形成了“一机多用、任务融合、多企业参与”的业务模式,为推动低空经济与智慧城市协同发展打好了坚实基础。
高校成果转化科技打头阵让南京高新区在产业新赛道上一路飞驰,然而这些尚不足以支撑长远发展。从技术到产业,高能级创新平台是其抢占新赛道的另一重要抓手。
日前,达索系统智能制造中国总部项目在宁签约。项目入驻位于徐庄高新区的江苏国际数据港,将聚焦工业装备智能制造等领域,为各类工业企业提供软件运营服务和系统解决方案。
“开港”不满两年,以数据为媒介,江苏国际数字港不断推动优质数据企业、数据服务商、科研机构等各类要素向“港”汇聚,打造强劲活跃的数据要素产业集聚区。“我们先后引入国机数科、中节能大数据等央企二级总部,引入金拱门数科、聚合数据、浪潮云等一批优质数商企业,集聚中国信通院、中国电标院等一批重量级机构。”徐庄高新区招商局副局长赵晓磊透露,今年平台还将聚力建设全国首个电池数字护照云平台、国际数据一体化治理平台、电池行业可信数据空间,构建数据要素产业发展闭环和开放生态。
练强内功,向“新”发展,踏上新赛道,南京“争先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