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4月25日,江苏省公安厅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2024年以来全省公安机关防范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6起典型案例,其中有3起涉及侵犯商业秘密犯罪。

1.打击侵犯教辅图书著作权犯罪典型案例。2024年9月,省公安厅组织南京、镇江、泰州、淮安、苏州等地公安机关密切协作,成功侦破“11·06”特大制售盗版教辅图书系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80名,打掉盗版图书印制、仓储、销售窝点40处,查获各类盗版教辅图书200余万册,涉案金额2亿余元。案件侦破后,多家出版社致信公安机关,对严打盗版犯罪、有力维护版权秩序表示感谢。目前,案件已经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2.打击侵犯服装领域著作权犯罪典型案例。2023年12月,根据权利人公司举报,南京市公安机关破获一起以侵犯著作权罪名侦办的假冒品牌服饰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23名,捣毁侵权成衣制作工厂、仓库,侵权图案印染等窝点4处,现场查获侵权成衣1.3万余件,涉案金额2800余万元。2024年9月,经人民法院审理,6名主要犯罪嫌疑人被以侵犯著作权罪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案件的成功侦破,通过对侵犯服装类产品上美术作品著作权的刑事打击,在商标权刑事保护之外,为维护服装企业合法权益提供了新的思路。
3.打击外贸领域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典型案例。2023年3月,根据权利人企业举报线索,南京市公安机关破获一起某船舶公司被侵犯商业秘密案,抓获犯罪嫌疑人3名。2024年9月,经人民法院审理,3名犯罪嫌疑人分别被以侵犯商业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案件的成功侦办,对在职员工利用企业经营性商业秘密从事“飞单”业务行为起到了很好的警示震慑作用,有力维护了公平法治的行业进出口贸易环境。
4.打击危害人身安全侵权假冒犯罪典型案例。2024年12月,根据工作中发现线索,常州市公安机关破获一起制售假冒品牌电动自行车案,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捣毁制售假窝点4处,现场查获假冒品牌电动自行车配件数千件(套),品牌标识万余个。案件的成功侦破,消除了一批安全隐患,有力维护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
5.打击侵犯民营企业知识产权犯罪典型案例。2023年4月,根据群众举报线索,常州市公安机关破获多起发生在某重型机械公司内部的侵犯商业秘密的串案、窝案,既涉及技术信息,又涉及经营信息,先后抓获犯罪嫌疑人7名。2024年6月,经人民法院审理,3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分别被以侵犯商业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该公司在我国重型机械制造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产品远销50余个国家和地区。案件的成功侦办,不仅保护了民营企业的创新成果,及时堵塞了企业管理漏洞,同时也为我国出口产品提供了品质保障。
6.打击侵犯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知识产权犯罪典型案例。2023年7月,根据权利人企业举报线索,苏州市公安机关破获一起大型装备制造企业被侵犯商业秘密案,抓获犯罪嫌疑人3名。2024年2月,经人民法院审理,3名犯罪嫌疑人分别被以侵犯商业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案件的成功侦办,有效遏制了不正当竞争,避免了企业核心技术被窃取和滥用,为制造强国强省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这6起典型案例中,有3起涉及侵犯商业秘密犯罪。“通过对近年来公安机关侦办侵犯商业秘密案件的分析,从商业秘密涉及的领域看,涉及技术信息、经营信息分别占70%和30%,还有个别案件两者都涉及;从涉及的环节看,商业秘密被侵犯发生在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全过程,其中发生在研发环节的占44%,销售环节的占37%,生产环节占19%。”江苏省公安厅知识产权犯罪侦查总队二级高级警长郑兆利说,建议广大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要注重商业秘密的自我防范和主动保护。要主动做好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整体规划和同步推进,每一项技术创新方案都需要同步制定知识产权保护策略,有的可能是专利保护,有的是商业秘密保护或者著作权保护,要根据不同情形采取相应的保护策略,落实不同的保护责任,始终坚持防患于未然;选择采取商业秘密保护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尤其是企业研发最新成果和重要经营信息,要根据重要程度进行分层分级管理,并相应采取人防、物防和技防等措施,力争做到万无一失;设立专业机构、安排专门人员,尽可能让专业人干专业的事。“实践中,少数企业由行政、法务人员等代理商业秘密保护的做法不可取,他们难以有效承担商业秘密管理和事后维权职责。”
通讯员 苏宫新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