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5月4日,2025第十八届中国(南京)国际汽车博览会暨江苏国际新能源汽车展(以下简称“南京国际车博会”),在河西集团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展会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吸引了全球70多个汽车品牌参展,展出车型超800款。据展会主办方统计,开展首日(4月30日)人流量约2.4万人次,次日即5月1日到场观众已接近5万人。
这是该展会连续第18次在南京举行。如今,它已成为汽车品牌的“赛场”、汽车科技的“秀场”、持续释放活力的消费“磁场”。
跑进科技“秀场”
在5号馆比亚迪展位上,透明圆柱内的“刀片电池”引人注目。它外形扁长,加之外表呈银色,酷似一柄长刀。
比亚迪客户经理杨玉超告诉记者,相较于传统电池包,“刀片电池”的体积利用率提升了50%以上,也就是说续航里程可提升50%以上,达到高能量密度三元锂电池的同等水平。“同时‘刀片电池’顺利通过被称为电池安全测试领域‘珠穆朗玛峰’的针刺测试,并成功挑战46吨重卡碾压的极端强度测试。”
企业科技创新的你追我赶,正让汽车从“移动工具”进化为“长”在轮子上的“智能终端”。
在6号馆,黑顶烟紫色的“阿维塔06”成为年轻观众的宠儿。作为由长安汽车、华为、宁德时代——代表中国在整车研发制造、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智慧能源生态领域的强劲力量——三家技术长板互相叠加和赋能形成的“黄金三角”组合,阿维塔让体验者们爱不释手。
坐进驾驶舱,脚踩刹车关门,声纹识别功能启动,有“记忆”的座椅已根据乘坐习惯调整好,并开始按摩;吃完火锅开车,打开纳米水离子空调,边开车边“做SPA”,还能除味……
当然,它的“神通”还不止于此。据工作人员介绍,车辆搭载华为乾崑ADS 3,配备192线激光雷达在内的27个高感知传感器,具备离车泊入辅助、车位到车位领航辅助等功能。“指定停车场内的目标车位后,在驾驶员的监控下,车辆可自行前往目标位置并自主完成泊车。”该工作人员说。
激活消费“磁场”
5月1日起,2025年南京市第二轮汽车消费补贴活动启动,每辆最高补贴4千元。以旧换新相关政策红利再释放,补贴商品再扩围,也让市民生活更加美好。
在东风展位上,展车一字排开,背后大屏幕上,除了“一口价19.99万元起” 的字样外,还特意用黄色字体标注“另可叠加国家或地方以旧换新政策”;在荣威展位上,i5、RXS PLUS、D7 DMH、iMAX8 DMH等多款车型,都在标注最低价的同时也注明价格含“厂补”和“国补”;长安马自达的MAZDA EZ-6纯电600车型,标注“补贴后12.98万元起”……连日来,前来观展、选购的观众摩肩接踵,几乎每辆车上都有体验者在试乘,部分热门款展车还设置了围栏限流。
5月1日,在展会现场,家住鼓楼区的王颖一家看中了一款纯电动的小轿车。车子是无框车门、隐形把手,颜值很高,配备了L2级别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让全家人心动不已。前年,家里就准备换一辆智能新能源车,但一番“考察”过后,都被价格“劝退”。
在展馆里逛了半天,王颖算起账来更熟练了。“家里的旧车是2012年4月买的,享受新能源车‘国补’2万元,南京市补贴3000元,算上厂家15000元的置换补贴、5000元的保险补贴,我们再添7000元的保险,买下这辆车差不多要花134300元,很实惠。”她当即登记信息,约好试驾时间。
丈夫王超说,正因为有了政策支持,自家换个“大件儿”才能“不感到肉疼”。“以后出门都能开上智能车,享受一下新科技了。”他说。
打造品牌“赛场”
穿过室外广场展区,又走过室内4、5、6、7号展馆,展会主办方南京尚格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磊颇为感慨。“今年的展会,是该展会在南京举办的第18届。”
2009年1月,国务院通过汽车产业振兴规划,要求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需求。当年5月,首届南京国际车博会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18岁的“成人礼”,观众看到了什么?
红旗的“天工06”搭载了司南智驾、灵犀座舱等智能化设备,比亚迪的“仰望U8”搭载其自主研发的易四方和云辇—P智能液压车身控制系统两大核心技术,鸿蒙智行“问界M8”采用的HUAWEI ADS 3.3系统,配备30个高精度传感器……近年来强势崛起的自主品牌,在南京国际车博会上,大放光彩。
过去的合资时代,中国汽车工业依靠“市场换技术”。如今,凭借世界领先的智能化电动化技术,“中国车”的科技力量正加快向外输出。
在奥迪展位,奥迪A5L Sportback白色展车一侧的介绍屏幕上,记者注意到,搭载“华为乾崑智驾”不仅被作为汽车亮点进行展示,旁边还专门用“全球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燃油车”这样一行小字进行补充说明。
十多年来,汽车供应链企业同样加快向南京集聚。展会举办前夕,3月27日,2025芯擎生态科技日活动上,芯擎科技全球自动驾驶总部落地南京江北新区;3月28日,总投资五亿元的南京银尚科技汽车产线自动化集成项目开工,拟建设标准化汽车自动化产线集成基地,属于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产业……
18年来,南京国际车博会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从学习者到创新者、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蜕变。坚定不移走开放创新路,南京一直在线,中国也一直在场。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