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4月25日,在位于江苏常蒸集团的常州市新北区“观心”未成年人观护基地里,19岁的小王正专注地跟着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的刘老师学习电工知识。这个曾因非法销售电子烟误入歧途的少年,如今眼神里闪烁着对未来的坚定光芒。
2022年8月,初中毕业的小王因学历低、无技能,在求职路上四处碰壁,微薄的收入让他陷入迷茫。在利益诱惑下,小王铤而走险,通过微商渠道在朋友圈售卖水果味非国标电子烟,非法获利6412元。2023年12月,小王因涉嫌非法经营罪被移送新北区检察院审查起诉,期间又进行了多次补充侦查。
经审查,承办检察官李文荣发现小王犯罪时系未成年人,具有自首情节且认罪认罚,案发后积极配合调查,家属也表达了强烈的监护意愿。“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矫治,不能只靠冰冷的法律条文,更要传递司法温度。” 综合考量犯罪情节轻微、帮教条件充分等因素,2025年2月18日,新北区检察院依法对小王作出不起诉决定。但司法关怀并未止步于此,李文荣敏锐地察觉到,小王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谋生技能的现状若不改变,很可能再次陷入困境。
“小王,我们在未成年人观护基地设立了技能训练营,请了老师授课,帮助你们学技术、考证书,你愿意来试试吗?”面对检察官的提议,小王眼中闪过一丝光亮。在与父母充分沟通后,他申请加入观护基地,成为“观心”技能训练营的首批学员。
这个专为迷途少年量身定制的训练营,于2024年12月30日,由新北区检察院和江苏常蒸集团、常州技师学院联合打造,采用“理论+实践”双轨教研模式,常州技师学院的老师为涉罪未成年人讲解电工基础课程,常蒸公司老师傅带领学员走进生产车间,手把手传授产品检测、电路维修等实操技能。“第一次摸到万用表时,手都是抖的,现在已经能独立排查简单电路故障了。”小王自豪地展示着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学习笔记。
如今的小王,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在朋友圈叫卖电子烟的迷茫少年。每次开课,他都会提前半小时到教室复习前一次的课程;午休时,主动向老师傅请教实操难点;下课后,还坚持通过线上课程巩固理论知识。“非常感谢检察院开设的技能训练营,我报名了初级电工证考试,现在模拟考试能拿 85分了!” 谈及未来,他的语气里充满期待。
“看到孩子们眼里有了光,我们的努力就有了意义。”李文荣表示。目前,该院正联合多方力量,为观护基地学员搭建“技能培训+考证就业”的一站式服务平台,5名学员正在接受技能培训,即将参加初级电工证书考试。
(通讯员 随欢欢 尹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