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财经讯 近日,半导体光学量测设备研发商匠岭科技在两天内连续完成B轮与B+轮累计数亿元融资。
两轮融资由石溪资本(B轮领投方)、启明创投(B+轮领投方)联合合肥产投国正、临港数科基金、元禾璞华、混沌投资等共同完成。本轮融资主要用于企业新产品研发和规模化产能布局,进一步推动半导体量检测设备的自主创新与国产化替代。

两天融资数亿元,匠岭科技为何如此“吸金”?
公司董事长蒋俭威在近期接受采访时谈到,“国内半导体量测设备年采购额超300亿元,但自主化率不足5%,匠岭的目标是通过技术突破,助力产业链实现‘从0到100’的跨越。”
行业痛点催生机会与挑战并存的蓝海,匠岭科技凭什么获得市场认可?公开信息显示,匠岭科技成立于2018年,2019年入驻常熟国家高新区嘉地工业产业园。其核心技术团队由全球半导体头部企业资深专家组成,平均行业经验超过15年,研发人员占比超50%,硕博人才比例达40%。
能攻克高壁垒技术的自研能力,是匠岭科技的核心竞争力和吸引力所在。聚焦前道工艺控制中的关键薄膜量测与光学关键尺寸量测两大核心技术领域,匠岭科技通过自主研发实现了多项突破。
其中,TFT系列薄膜量测设备采用高精度光学系统与光谱算法,攻克了金属互连层与栅极氧化层的国际性量测难题,支撑了本土晶圆厂稀缺工艺的稳定量产;OCD量测设备突破光学线宽测量技术壁垒,适配先进制程的工艺迭代需求,成为国内首家实现该领域国产化的企业。
目前,匠岭科技已形成四大产品系列、20余款设备的完整矩阵,覆盖晶圆制造、先进封装、化合物半导体等领域,并成功打入欧洲、东南亚等市场。企业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超200%。截至目前,匠岭科技已累计交付数百套量检测设备,在手订单充足。
除了关键的自研能力,身处半导体国产替代核心环节,也是匠岭科技迎来投资机遇的重要因素。
近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产业规模稳步增长。半导体产业作为数字智能时代的关键核心技术,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其中半导体设备处于半导体产业链上游,是支撑半导体行业发展的基石。而检测和量测环节又是保证芯片生产良率的关键。
根据VLSI数据统计,2023年全球半导体检测和量测设备市场规模达到128.3亿美元,在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占比中半导体检测和量测设备占比约为13%,仅次于刻蚀设备、薄膜沉积设备和光刻设备。同时量检测设备国产化率较低,市场主要由几家垄断全球市场的国外企业占据,国产替代空间较大。
在日益旺盛的“国产化”市场需求下,一级市场自然愿意“真金白银”支持。近两个月来,中国半导体行业发生了近百起融资事件,其中近30起达到亿元级别,涉及多个领域。
银河证券认为,一季度半导体持续复苏,国产替代加速。2025年第一季度,半导体设备行业呈现出营收增长但净利润分化,合同负债及存货整体增长的特点。展望未来,行业发展将呈现“技术驱动增长,国产替代加速”两条主线。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 陈公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