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上午,南通中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法院家事审判工作情况及典型案例。南通中院民一庭庭长钱锋、民一庭法官高雁参加发布会,南通中院宣教处副处长谢洲主持发布会。

钱锋庭长指出,近年来,全市法院充分发挥家事审判化解矛盾、修复关系、促进和谐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理念引领,转变工作作风,积极推进家事审判柔性化。始终秉持“柔性司法”理念,注重情感修复和办案效果,保障弱势群体生活发展需要。2024年全市法院审结婚姻家庭类案件8986件,调撤率达69.84%。
立足审判需求,回应人民期待,扎实推进审判团队专业化。长期坚持专业化发展方向,加强精审细判和裁判指导,推进家事审判人才梯队建设。两级法院普遍设立家事审判庭或专业化家事审判合议庭,定期开展发改案件评析,以老带新将人才培养融入日常。
针对家事特色,创新工作方式,全面推进调查审理规范化。崇川法院率先引入家事调查员机制,帮助全面掌握案情,钝化矛盾。开发区法院选配退休妇联干部担任调解员,用心用情解好百姓的“烦心事”。通州法院少年家事庭定期回访未成年人,2024年荣获“全国维护青少年权益岗”称号。
关注情绪心理,彰显司法温度,切实推进工作方法人性化。海安法院高新区法庭设置家事调解室、圆桌审判庭、心理疏导室,缓解当事人对立情绪。海门法院反家庭暴力“人身安全保护令”实施细则为受害者提供维权指引。崇川法院南通港法庭聘请心理专家咨询,“和合”工作法获省高院领导批示、肯定。
完善诉调对接,强调实质解纷,协同推进预防调处多元化。市中院民一庭下发《关于推进融合化解家事矛盾纠纷工作的通知》,构建“线上+线下”预警识别机制,多渠道化解家事矛盾。如皋法院王桂兰家事调解“1+6+N”机制,获评全省法院类型化纠纷诉调对接工作先进集体(家事审判)。
明确裁判立场,树立文明新风,稳步推进以案释法常态化。如东法院发挥裁判引领功能,通过“幸福家庭讲堂”活动,倡导文明新风。通州湾法院开展家事纠纷巡回审判,起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法治效果。启东法院幸福家庭讲习班31年以“群众说事、妇联说理、法官说法”的三说模式,引导形成幸福家庭新风尚,成为省内知名法治品牌。
钱锋庭长表示,家事审判一头连着民生幸福,一头连着社会和谐。全市法院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优化调审资源配置,深化多方联动协作,延伸法治服务职能,以司法温度浸润千万家庭,以法治力量护航社会治理,为推进南通家事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