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鹏钛存储技术(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鹏钛存储”)顺利完成D轮融资,参与投资的机构包括国开金融、普罗资本、兴晟投资、领新私募基金、中鑫资本、胡杨林资本。
公开信息显示,鹏钛存储注册于2016年,主要从事全自主企业级 SSD 研发及生产,并提供从控制芯片到终端固件全自研存储解决方案。其主要产品形态为基于全自研控制芯片的企业级固态硬盘,面向大型云厂商、运营商与互联网、金融机构等行业客户。
出生于1965年的丁天洋,是鹏钛存储的创始人、实际控制人,也是公司的灵魂人物。
90年代北大硕士毕业后,他在希捷科技公司担任系统工程师和工程部资深经理,工作期间申请了3项全球发明专利。后来,丁天洋又在一家主控芯片供应商工作7年半,最高担任该公司全球销售总监。
在创立鹏钛存储前,丁天洋在SSD主控芯片行业曾有过多次创业经历。
首次创业期间,他在硅谷联合创办Link A Media公司并担任副总裁,负责市场、销售、售后服务,成功开拓了东芝、日立、海力士等客户。公司于2012年被海力士以2.48亿美元价格全资收购。
第二次创业中,他联合创办了TiDAL Systems,仅用一年时间便组建起25人的研发团队,开发出新一代固态硬盘用的PCIe3消费级 SSD主控芯片。TiDAL Systems在2015年被美国美光科技有限公司以2亿美元价格收购。
第三次创业始于2016年,丁天洋在硅谷组建鹏钛硅谷研发团队,产品前期研发成功后,于2020年落地中国成立南京鹏钛存储,专注存储主控芯片和企业级固态硬盘。
据了解,企业级存储是数据中心三大基础硬件,鹏钛存储的目标是百亿级大市场。当前,随着云计算、大数据、ChatGPT等新一代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变,由此带来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对数据中心存储系统需求不断提升。艾瑞咨询预计,到2026年,中国企业级固态硬盘市场规模将增至669亿元,2022—2026年期间复合增速约为23.7%,而PCIe固态硬盘市场份额比例将进一步于2026年增至89.3%。
近年来,企业级 SSD 市场前景广阔,下游需求增加、HDD 以及老旧接口协议的替代需求、国产化替代,三个层面的因素驱动国内企业级 SSD 企业面对良好的市场机遇。鹏钛存储也频获资本青睐,成立至今企业完成了8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芯动能、元禾璞华、兰璞资本、和利资本、中科创星、一村资本、君联资本国开装备基金等国内顶级半导体投资机构。
企业未来发展前景被投资人看好。和利资本合伙人曾国益曾表示,企业级SSD市场空间巨大,且处于高速发展期,PCIe4 SSD正当产品导入的窗口期,是存储领域未来几年最大的投资机会;同时,企业级控制器及方案技术壁垒很高,市场的参与者远远少于消费级市场。鹏钛存储早已成功流片,经市场验证,在企业级PCIE4控制器进度全球领先。核心团队具备丰富的产业经验与优秀的技术能力,相信公司未来大有可为。
栏目策划 赵伟莉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 陈公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