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以“开门教育”推动作风建设“见真章”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聚焦主题、注重实效,持续丰富学习形式,拓宽查摆渠道,落实开门教育,推动党员干部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作为。(人民日报)

“开门教育”不仅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更是扎实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必然选择。“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学习教育开展得如何、作风改进了多少,群众看得最清楚、感受最真切。学习教育中,人民群众不是置身事外的旁观者,而是不可或缺的参与者、监督者和阅卷人。在作风建设进入标本兼治新阶段的当下,唯有坚持“开门教育”,以民为“镜”,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倾听群众呼声,接受群众监督,才能真正取得“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实效,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江苏多地坚持把“开门教育”作为重要抓手,广开纳谏之门、监督之门,真诚邀请群众参与其中,在群众的意见建议中涤荡歪风邪气,涵养清正风气。常州市新北区聚焦营商环境、基层减负等领域,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解剖麻雀式”调研,精准把脉群众所急所需所盼;南通市海门区邀请不同行业领域的专家、企业和群众代表,组建“政务服务体验员”队伍,通过各位体验活动找问题、查原因、提建议……一个个“开门教育”的鲜活实践,汇聚成党员干部作风转变的生动图景。

当然,“开门教育”不仅要“开好门”,更要“办好事”。于群众而言,“开门教育”不是空泛口号,而是具象为生活中方方面面的改变,比如坑洼道路的平整修缮、办事窗口的便捷高效、夜间出行的崭新路灯等。只有切实回应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一桩桩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事,才能真正让群众感受到“八项规定不是五年、十年的规定,而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

徙木立信,取信于民;激浊扬清,久久为功。新时代以来,党的作风建设步步深入、持续向好。但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作风建设具有极强的顽固性与反复性,改进作风绝非 “速决战”,而是 “持久战”。唯有始终绷紧作风建设之弦,以“开门教育”的主动姿态,在“听民声”中检视问题,在“为民生”中办好实事,才能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党风政风转变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晟平)

责编:王建旸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