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财经讯 日前,南京芯视界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芯视界微电子”)宣布完成C+轮战略融资,具体金额暂未对外公布。本轮融资吸引了中国国新控股及国新高层次人才基金等机构的参与。

资料显示,芯视界微电子成立于2018年,是中国第一家能够将单光子直接飞行时间(dToF)芯片大规模量产并且商业落地的公司。在万物互联的人工智能时代,各种智能终端需要各类传感器实现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其中,DTOF传感器因其高精度、低功耗和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备受关注。
目前,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扫地机、无人机、手机等消费类电子领域,以及AR/VR、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自动驾驶激光雷达等应用终端。早在2023年,芯视界微电子出货量已达千万级,年度总营收近2亿元人民币。
站在芯视界微电子背后,推动其不断前行的灵魂人物,正是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李成。
公开资料显示,李成本科就读于东南大学。毕业后,他加入了当时一家非常著名的通信设备公司——上海贝尔阿尔卡特,从事宽带接入技术研发。三年后,李成转岗到市场部,负责浙江、江西及湖南片区业务。随后,他又赴美深造,获得集成电路数模混合设计专业硕博学位。在美期间,他曾参与NEC北美实验室超长距离光通信项目,并担任美国硅光子制造协会组委会委员、硅谷惠普实验室主任级科学家。
2016年,在美国硅谷一个仅有1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芯视界微电子的前身visionICs的创业故事悄然开启。李成自掏腰包投入100多万美元,带领小团队启动单光子dToF芯片研发工作。当时,团队每天挤在狭小的空间里进行技术攻关,而这项前沿研究在业内尚未得到广泛理解。经过一年的密集研发,团队在2017年成功推出第一代32 x 32像素单光子像素阵列的原型。
2018年6月,南京江北新区的推介会在美国硅谷举行。经过一番深度交流后,李成带着团队回到故土创立芯视界微电子,在江北新区开始了芯片研发之路。同年7月,在创始人个人资金即将耗尽时,芯视界微电子获得来自峰瑞资本和兰璞资本的天使轮融资。
2019年,华为寻求dToF技术合作伙伴时,芯视界微电子因专注于研发而缺乏市场宣传,成为最后一家被考察的企业。但凭借扎实的技术积累,芯视界微电子成为唯一能够为华为送样测试3D dToF的公司。
此后两年间,芯视界微电子不断吸引新投资方加入,相继完成A轮、A+轮及B轮融资。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B轮数亿元产业融资——由宁德时代(晨道资本)领投,歌尔微电子、比亚迪等机构跟投。本轮融资主要用于芯视界微电子的芯片量产,以及新产品的先进dToF传感技术的研发。2024年2月,芯视界微电子又完成近亿元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诚信创投领投,三七互娱跟投。融资资金计划用于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
企业能够受到资本热捧,除了产品自主研发能力强外,更重要的是行业前景广阔。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扶持下,智能传感器行业已形成超千亿人民币规模的大产业。据相关机构预测,2025 - 2029年中国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复合增速将达14%,预计到2029年,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大关。
“一代交互方式引领一代新的电子产品的应用,随着智能汽车、5G通讯、智能家居、虚拟现实等高新技术的发展,3D感知和测量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诚信创投总经理李进对行业前景和企业投资价值表示看好。他认为,在这个快速增长的领域,芯视界微电子作为国内SPAD d - ToF深度传感器芯片的头部企业,率先打破了美国、日本企业的垄断,并成功实现千万片级芯片及器件的出货。相信芯视界微电子会继续深耕光电子芯片领域,成为世界一流的芯片企业。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 陈公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