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教育 > 正文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揭牌

日前,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华东师范大学“国家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职业教育分基地,举行揭牌仪式并正式投入运行。全国船舶工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李岷、华东师范大学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主任王伟、浙江大华教育服务东区总监郭锐等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应邀出席。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李雄威指出,在数字技术深度重构生产生活方式的今天,数字素养已从“加分项”变为“必备项”。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技能工匠”,更要培育适应数字化转型、引领行业创新的“数字工匠”。学校基地的成立标志着校、行、企三方资源深度融合的“生态平台”的构建,将通过标准研制、资源共享、课程开发等举措,为师生及社会公众打造更广阔的数字学习平台,推动数字素养“从校园走向社会”。他表示,未来学校将以“三个聚焦”推进基地建设:聚焦“教学赋能”,开发“接地气、能落地”的数字技能课程;聚焦“产教融合”,共建数字技能实训场景;聚焦“社会服务”,面向企业员工、社区居民开展公益培训,真正实现数字赋能全民共享。

活动现场,江苏比利特企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朱雄发布《数字人才赋能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报告,详细解读“特种设备数字化管理师”“首席数据官”两项职业证书的考培标准。这一举措紧扣产业数字化转型需求,为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数字通行证”。

作为国家级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负责人,王伟带来“生成式人工智能与职业教育新范式”专题报告。结合自身在开源AI与智慧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深入解析生成式AI的技术逻辑与应用场景,探讨其与职业教育融合的实践路径。他提出,生成式AI将重构教学模式、课程设计与技能培养体系,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提供“无限可能”,引发在场师生的热烈共鸣。

成立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是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数字教育领域迈出的坚实一步,搭建了校行企协同推进全民数字素养提升的优质平台。未来,学校将以基地建设为纽带,以标准为引领、课程为载体,持续深化数字技能培训与职业教育融合,为培养高素质数字人才、助力数字中国建设注入强劲动力。(赵小芳 张理)

责编:韩震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