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公司新闻 > 正文
创投观察站|完成超2亿元B轮融资,这家企业欲摘“3D打印鞋子大厂”标签

新华日报财经讯 时隔四年,苏州博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理新材料”)又有了新一轮融资消息。

在刚刚完成的B轮融资中,博理新材料融得超2亿元人民币,由泸州航发集团、知来投资领投,多家战略投资者跟投,金沙江联合、绿洲资本、中鑫创新等老股东也出现在这一次的跟投名单中。关于融资的用途,公司表示将加速 3D 打印批量化制造技术的研发、工厂的投建,以及 AI 技术在3D打印行业的应用探索。

博理新材料成立于2017年2月,是一家拥有全产业链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3D打印企业。

公司创始人王文斌毕业于吉林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在创立博理科技之前,他曾长期担任中建材苏州防水院高分子研究室主任。2017年初,王文斌离开央企,与几位志同道合的合伙人组建团队,正式成立了博理新材料。

公司创立之初,团队便已拥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光固化3D打印解决方案。博理新材料在成立两个月后就开始盈利,主要生产3D打印整形牙套、提供3D打印教学技术、生产汽车零部件以及鞋模等。

在此后的两年内,博理新材料营收每年均实现约200%的增长。技术革新是博理新材料盈利能力跃升的关键。据创始人介绍,2018年,公司的3D打印技术取得突破,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一台设备的产能基本上相当于100台传统打印机,效率提升约100倍。

2019年,博理新材料正式推出成熟的3D打印鞋应用技术。此后,公司与许多知名鞋履品牌展开合作,成功打开3D打印鞋品市场。

彼时,3D打印还处在市场培育的早期。王文斌敏锐地感到,鞋类会是3D打印的重要应用方向。他认为,3D打印鞋可以定制化,能够做出传统工艺无法做出的鞋品造型。此外,3D打印鞋生产柔性化,就算一双鞋也能够生产,能够大大降低库存流通成本。

步入2020年,博理新材料团队又解决了3D打印材料耐磨的问题。这意味着3D打印鞋不再需要鞋底中的大底,能够减少耗材,大幅缩短了整个工艺时间,一双鞋的价格至少能降1/5。

据公开报道,在商业化落地方面,3D打印鞋类解决方案已成为博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合作品牌包括李宁、匹克、斯凯奇等知名运动品牌,该业务已连续四年保持高速增长,并被国家工信部列为首批3D打印典型应用场景。

3D打印鞋子大厂已经成了外界对博理新材料的第一印象。“我们其实不是一个做鞋的公司,博理新材料是一家做3D打印的企业。”公司创始人王文斌近期接受采访时,还特别回应了这个话题。目前,博理新材料基于HALS 3D打印技术研发的3D 打印终端,主要应用于医疗、消费、运动装备、教育、文创等领域。截至今年5月,博理科技的智能工厂,已在苏州、扬州、宜春等多地投入建设并运行,均具备日产万件3D打印终端零部件的能力,年产能已达百万级。

据此前相关研究报告,3D打印行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叠加在航空航天、机器人等领域的使用场景,正有望成长为下一个千亿市场。

对于企业未来发展规划,王文斌提出了从AIGC到AIGT(人工智能生成终端产品)构想:“通过物联网收集产品使用数据反哺AIGC算法,形成‘设计—制造—迭代’的动态闭环,在AIGC大幅提升研发设计效率基础上,3D打印智能云工厂接入AIGT系统后,实现跨地域产能调度,海外定制订单可在48小时内完成‘设计—打印—全球交付’。”

知来投资合伙人郝文举同样看好3D打印与人工智能融合这一赛道。“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3D 打印将逐渐突破当前的应用边界。在高端制造业领域,例如精密电子设备制造,传统制造工艺在应对微小且复杂的零部件生产时,面临精度和效率的双重挑战。”他认为,博理新材料的 3D 打印技术,结合人工智能实现的智能控制与优化,能够制造出结构更精细、性能更卓越的电子零部件,满足电子产品不断向小型化、高性能化发展的需求。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 陈公兴

 

责编:赵文婷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