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进一扇门,办两省事!—— 苏皖“孪生”丹阳如何做到的?

在苏皖交界处,有两个同名的近邻——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丹阳社区和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丹阳镇。两地居民同说一种方言、同赶一个菜场、同逛一条商业街区,可谓“一脚踏两镇、鸡鸣闻两省”。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两地群众婚丧嫁娶等日常生活和工作交流都很频繁,像户口迁移、办理居住证等公安政务服务的需求非常多。但涉及跨省,两地群众即使在一个集镇,也要来回跑,很不方便。”丹阳司法所副所长邓舒匀说。而且,由于涉及两省政策、管理、执法等问题,边界群众的生产生活中,纠纷时有发生。

为解决两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平安建设中带来的难题,“孪生”丹阳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加强跨省协作,2016年,南京市公安局江宁分局与马鞍山市公安局博望分局以两地丹阳派出所为接入口,在丹阳交界处联合设立了“两省一街”警务室。2023年,该警务室设立皖苏两地公安政务服务窗口,实现两省群众“进一扇门,办两省事”。

5月27日,记者走进“两省一街”丹阳警务室,进门一侧的政务服务窗口处,办理事务的长条办公桌上分别摆放着“江苏综合窗口”“安徽综合窗口”的席卡;另一侧则是苏皖“两省一街”警务室的信息公示栏,包括两地警网公示、联合警务室组织架构以及分外抢眼的两个“丹阳”交界示意图。这种“面对面”“坐一起”的办公模式,为群众跨省事项办理“减时间”“优服务”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条件。据了解,警务室可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包括户籍类、居住证类、证明类和业务咨询类四大类12项业务。

此外,两地建立“四项凝心”机制,解决法治资源不均衡、政策标准不统一、法律服务差异化等问题——政策共商,每半年双方司法局召开一次联席会议,研究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谋划发展新思路;信息互通,每季度双方相邻街道司法所开展一次经验交流和法治业务信息分享;风险通报,定期对工作中风险点进行分析,研究会同处置办法;业务交流,轮流派驻人员到中心进行业务学习、交流和锻炼,提升服务两地群众的法治能力。

此前,由于公安机关执法遵循属地管辖原则,一些流动性违法犯罪往往在省界线上发生。如今苏皖两省公安依托警务室,共同合作联合蹲守,打击犯罪呈现“短平快”特点。

4月15日深夜,博望警方接到辖区群众报警,称停放在两省交界处的一辆电动自行车被盗。接警后,博望警方迅速赶赴现场展开调查,发现嫌疑人作案后已向南京方向逃窜。两地警方立即启动“两省一街”警务协作机制,办案民警不到2小时便锁定嫌疑人迟某。4月16日,在掌握确切线索后,两地警方联合行动,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并追回被盗车辆。从案发到破案,用时不足24小时。

“起初,合作依托更多的是工作责任心和个人感情。摸着石头过河,如今我们探索形成了更高效的合作机制。”江宁区丹阳派出所民警王子怡说,以前有了跨省纠纷,当地群众自发找关系调解,现在有了联合调委会,将博望区全域和江宁区横溪街道全境纳入一体化范围,有效突破地缘限制,打造了一个接边联调维稳大防控圈,把单一的各自管理转化为多元的协同治理,形成了社会治理的合力,搭建了跨省域“新枫桥”。

从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化相邻之利为聚合之力。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鲜活缩影,这间小小的警务室正推动更多高频政务服务“跨区域联办”,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建朋 吴琼

责编:郝建荣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