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汇点讯 5月30日,南京林业大学2025年人文社科成果推介会举行。会议以“1+2”(一场主会议+2场分会场推介)“线上+线下”的形式,共计推出了13项近一段时间以来南京林业大学在人文社科领域所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



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张晓琴在致辞中介绍,近年来,南京林业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实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着力新文科建设,不仅构建了以国家需求为导向,学科交叉为特色,团队协作为支撑的创新体系,还打造了以学科领军人才为引领,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体,结构合理,梯队衔接的高水平研究团队。学校在绿色低碳发展、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领域开展系列系统性、创新性研究,已累计出版《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报告》(蓝皮书)2部,《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报告》(绿皮书)3部,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6项,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9项,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项,出版学术专著119部,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此次推介会分享的13项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分别为:《生物多样性:呵护人类共同家园》《长江中下游流域景观格局演变及对自然保护地的影响研究》《江苏省遗址公园》《洞察:城市阴影区时空演化模式与机制研究》《中国普惠金融体系中的小额信贷研究》《城镇化背后:农村劳动力转移与老人营养健康》《城市低收入群体时空行为的社会分异研究》《生态哲学视域下高质量发展的“江苏方案”研究》《工程之道——来自工程伦理的道德哲学思考》《产品艺术创意设计》《纪录片中乡土文化的呈现与传播研究》《元代碑刻辑释》《网络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
来自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等8所省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资深教授、研究专家对上述成果做了逐一点评,并一致认为,成果不仅本身具有显著的时代性、原创性、系统性、学术性,部分成果还兼具较强的可读性、科普性和实践指导价值,充分彰显了南京林业大学作为一所行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始终坚持教学与科研高度融合、以高水平科研支撑高质量教育教学的办学理念与特色。
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高晓琴、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韩模永分别主持推介会不同环节。“人文社科成果推介会”是南京林业大学于去年起推出的一项品牌性学术成果交流与推介活动,旨在搭建一座高端学术交流与高校成果转化的桥梁,全面展示学校人文社科领域的创新智慧结晶,深度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让人文社科研究切实服务社会发展,助力国家战略落地。
新华日报社·交汇点记者 笪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