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与岗位适应能力,近日,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精心组织2023级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组成的H3C认证网络工程师特色班共50名学生,前往四川智天远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为期一周的“实战赋能·职通未来”职业教育专项培训。

校企协同构建“双元育人”新生态
此次培训是学院推进“岗课融通”育人模式的重要举措。培训依托校企合作,通过真实项目演练、企业导师授课、企业真实场景的教学及职业素养提升等环节,帮助学生掌握行业前沿技术,熟悉企业工作流程,助力学生实现从校园到职场的无缝衔接。培训期间,企业方将为学生提供网络安全运维、云计算平台搭建等核心岗位的实践机会,并安排资深工程师全程指导,确保培训内容与岗位需求紧密对接。

项目实战,锤炼专业技能
培训期间,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深度参与企业真实项目。在网络安全实训模块,学生通过参与企业级防火墙配置、渗透测试等任务,学习了威胁监测与应急响应流程;在云计算方向,通过搭建虚拟化集群、部署容器云平台,掌握了混合云架构设计与运维技巧。企业导师采用“任务驱动+问题导向”教学模式,从需求分析到方案落地,全程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操能力。

“这次培训让我第一次接触到企业级的网络攻防对抗系统,以前课本上的协议原理,现在终于知道怎么在实际中应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谢芳感慨道。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学生符纯彬表示,通过参与企业真实工单处理,对安全策略制定和风险评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职业导航,塑造职场竞争力
除技术实训外,培训还特别设置了职业素养提升课程。企业HR围绕职场沟通、简历优化、面试技巧等主题展开讲座,并通过模拟面试、团队协作沙盘等活动,帮助学生提前适应职场规则。此外,参训学生还参观了企业研发中心、运维监控中心,深入了解行业发展趋势与技术应用场景。

“企业需要的不仅是技术过硬的人才,更要具备职业责任感和学习能力。”四川智天远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培训主管在结课总结中指出,部分学生在项目协作中展现出的创新思维和抗压能力,已为进入职业生涯做好了充分准备。
四川托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学院每年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方式,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开发活页式教材,并将企业认证标准融入课程体系。此次培训实现“三个转化”,将企业认证标准转化为教学内容、将真实项目转化为教学案例、将职场要求转化为培养目标。未来,学院将积极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努力培养更多“上手快、留得住、后劲足”的高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