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新闻 > 正文
首批动力电池迎退役潮,电池回收产业“热浪”涌动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持续攀升,中国动力电池回收产业正迎来关键发展窗口期。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现存电池回收相关企业达18.27万家,今年前五月新增注册企业1.86万家,同比增长9.32%,行业扩容速度显著加快。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3140万辆,动力电池装车量更是连续多年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然而,在这繁荣景象背后,一个新的问题逐渐浮现,首批动力电池正逐步到达八年质保期,叠加各项新能源车换新补贴政策的落地,即将迎来动力电池的集中退役高峰期。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其使用寿命通常在5年至8年。如今,早期投入使用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陆续进入退役阶段。有行业研究机构预测,到2030年,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成为新能源产业链的重要环节。

面对即将到来的动力电池退役高峰,电池回收产业吸引了众多企业的目光。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电池回收相关现存企业达18.27万家,近十年相关企业注册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今年已注册2.08万家,其中前五月注册量达1.86万家,同比增长9.32%。

从地区分布来看,国内电池回收相关企业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占比达31.78%,其次为华南、华中、西南地区,分别占比16.3%、14.37%、13.17%。这些地区经济发达、新能源汽车产业基础雄厚,为电池回收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业内人士表示,动力电池中含有锂、钴、镍等贵重金属,若随意丢弃或处理不当,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通过专业的回收处理,这些贵重金属可以重新提取利用,降低对原生矿产资源的依赖,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记者 孙来彬

责编:韩震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