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美德受奖赏,社风更向上(金台随笔)

最是美景游目骋怀,最是美德沁人心脾。尤为令人感怀的,是人性之美、道德之美。

曾经,面对危急情形,“扶不扶”“躲不躲”的抉择拷问世道人心。如今,有人遭遇危险或困难,一群人想方设法去救援,这样的场景越来越常见。见义勇为蔚成风尚,凡人善举常伴身边,印证社会风气的向上向善。

这样的转变何以发生?

一个人勇敢,靠的是危难刹那的美德绽放;一群人勇敢,靠的则是对见义勇为价值的集体认同、对可能后果的清醒认知。公共文明不断进阶,社会道德丰茂生长,需要典型引导、价值倡导,更需要政策托举、法治保障、社会支持。

由此想到《吕氏春秋》中记载的两则故事。孔子弟子子贡把鲁人赎回鲁国,鲁国赠金,但子贡拒绝了。孔子说:“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另一个弟子子路挽救一名落水者,获赠一头牛。孔子说:“鲁人必拯溺者矣。”

两相对比,做好事不求回报,是高尚情操的写照,却容易让做好事“曲高和寡”;坦然接受回报,则可能激励更多人见义勇为。可见,对做好事的人予以褒扬和奖励,既契合“善有善报”的传统理念,也是让美德在全社会发扬光大的必需。

欲扬大义,先立直标。从设立烈士纪念日、完善烈士褒扬工作政策法规,到建立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褒奖各类道德模范,体现的正是立大德于社会、布大信于天下。各方面齐抓共管,各领域共同参与,美德方能成风化俗,善行必定处处可见。

于普通人而言,“内心的道德律令”,总能找到用武之地。

去年,一则关于救人与回报的新闻,感动无数网友。北京一家火锅店的经营者栾留伟带家人在河北固安县永定河畔游玩时,勇救落水儿童和家长,不幸牺牲。一些人闻讯后,纷纷到其火锅店消费,予以慰问支持。一名顾客说:“人家都献出生命了,咱们必须得帮衬人家。”

一束光引来无数光,一次善行激发无数善行。美德拯救生命,社会守护美德。让英雄不抱憾,让英雄家人受敬重,形成这样的“正向反馈”十分重要。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正能量的阵地就能不断扩大。

铭记和传承,同样蕴含静水深流的力量。10年前,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的学生发起“与时间赛跑——抗战老兵拯救之旅”行动。10年来,一届届同学不断接力,组成扬州大学口述史团队,采访还健在的抗战老兵,抢救性地留存了百万字鲜活的历史切片。

山河已无恙,述史敬英雄。从“史料采集者”成长为“精神传承者”,青年大学生热心撰青史,不仅告慰了先辈,还让真善美的种子在内心生根。铭记英雄事迹、发扬英雄精神,捍卫历史记忆和先烈风华,同样是形成崇德向善“正向反馈”的题中应有之义。

人心所向即是力量。不只高山仰止,还要见贤思齐;不只尊崇于心,还要践行于实。人人争做美德守护者、弘扬者,社会发展必能蓬勃向上。

李 斌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02日 05 版)

责编:郝建荣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