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教育 > 正文
【解码南京市金陵中学①】人才篇 | 用教育的厚度,铸就人才的高度

“短暂而难忘的两小时中,我们一窥超导现象,惊讶于极端低温下截然不同的理论预测全部正确;走进量子世界,得知幽灵般的超距作用已在隐形传态、密钥分发、加密通信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这就如同一场激动人心的探索之旅,不曾改变的科学精神和大自然的未知玄奇让一切那样迷人。在做题、考试之外,也许这才是我们学习科学的初心。”当4月29日,科普作家、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罗会仟走进南京市金陵中学,以“超导电性:从量子效应到量子应用”为题,带领金中学子徜徉超导世界后,高二(8)班学生宋宛昀情不自禁地感慨。

罗会仟

名家、大咖到访开讲,是金陵中学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也呼应了国家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在金陵中学党委书记孙小红看来:“拔尖创新人才,可不只是让孩子成为‘学霸’那么简单。”既如此,人才培养这牵动无数家庭、关乎孩子未来与时代大局的话题,拥有137年校龄的金陵中学如何作答?

环境育人,厚植英才诞生的土壤

“清北复交”,是很多家长梦寐着孩子能考入的名校,问题在于,真正具备了怎样的品质,学生更有冲击能力?

南京市金陵中学 新街口校区

“专业性,学术性、综合性,缺一不可。这样的人才有担当意识,有较高的道德品质,特别是家国情怀。”孙小红说,高中阶段正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期,但拔尖人才的内涵绝不止于高考成绩。为此,金陵中学交出的答卷,是让学生亲身体验研究氛围,学会提问、分析并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兴趣的积累是传统纸笔考试无法替代的,同时,种种举措也深化了孩子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触类旁通,又能应对各类考试与竞赛。

刘嘉辰,2024年凭借优异的高考成绩从金陵中学进入南京大学,专业方向“人工智能”。这个阳光帅气的男生,如今也是首届南大“金中班”的班长。

刘嘉辰

“进入大学以后,我才真切感受到自己在金中所受的培养竟如此宝贵。”刘嘉辰大一上学期便收获了学分绩5/96的成绩,紧张的学习之余,还参加了南大新生杯辩论赛、摄影比赛、创意Python编程大赛等。回想起一年前的时光,他脱口而出:“金中的老师们,不单单教授做题技巧,还会在一问一答中引导我们建立一整套学习的方法论,帮助我们在自省自学中锤炼思想。”

南京市金陵中学新街口校区 院士墙

环境育人、氛围养人,这正是金中弦歌不辍、致力实现的目标——有着137年历史的金陵中学,总共培养了7万多毕业生、走出35位国内外院士,此外还有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中山陵设计者吕彦直、经济学家厉以宁、中国驻柬埔寨大使汪文斌等知名人士。来自校友的激励,已成为指引金中学生奋起前行的“灯塔”。去年8月,与邓稼先一起回国、为中国铁路铺垫“基石”的百岁院士老校友周镜,寄语金中学子:“做学问就像修铁路,一定要打好基础。”同样在去年,金中组织40多名学生走进邢定钰院士领衔的物理实验室,一睹顶尖科研环境、感受真正攀登科学高峰的工作状态。

“双高”托举,激发学生向上的潜能

在金中,如果说环境育人是基础,“双高”深度合作的衔接平台就是人才培养的助推器。

金陵中学副校长邢启华介绍,学校的双高合作已经鲜明的办学特色,金中高校加高中的联合培养、贯通培养的模式已经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最前列。“我们认为,作为高中,学校不能只关心学生能去哪里,还要关注学生到了高校以后的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邢启华表示,为此金中在南京首开“双高合作范式”,率先从大学和中学衔接的角度谋划人才培养新路径。

“南京大学·金陵中学准博士培养站”项目,就是颇具代表的写照。去年11月,南京大学·金陵中学第五期“准博士培养站”开班仪式在南京大学鼓楼校区举行。来自金陵中学高一、高二年级共41名同学,正式“拜师”由中国科学院邢定钰院士领衔的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天团”,开启自己的“准博士”成长之路。

南京大学·金陵中学第五期“准博士培养站”开班仪式

“每到假期就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南大参观,但学校实验室他们是进不去的。而金中准博士班的同学不仅能进入一流实验室,还能与教授、学者进行探讨、学习,这是难得的增长见识的机会。”邢定钰表示,准博士班的导师们不仅要做科研,带本科生、研究生,现在还需挤出时间带高中生。而学生们积累的科研经历与形成的论文,同样可以作为不少大学开展“综合评价”与“强基计划”招生中的有力证明,展现自身的科研潜力。

风物长宜放眼量。除南京大学·金陵中学准博士培养站,事实上,金中能够体现高校与高中“双高贯通”的育人项目还有很多。例如,与南大合作创立“南大班”“吴健雄班”,在原有项目合作基础上开展“1+1+8”联合培养模式,实现学院与学科对接、学生社团交流互通、课程基地与重点实验室共建共享、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贯通培养。再如,与东南大学共建生涯规划社团,30位教授提供选科指导帮助,大中衔接、联手推出“未来卓越工程师”培养项目;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开展“医结金南”系列课程等。

金中学子参加东南大学生涯规划社团课

“软硬”兼施,打造全方位支持体系

若不注重技能与涵养的积淀,少年终将难成大器。为此,金陵中学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一“主心骨”,下血本打造江心洲校区。

南京市金陵中学 江心洲校区 罗皞摄

2023年9月,金中江心洲校区启用。占地140亩、总建筑面积达9.7万平方米的新校区,为百卅老校“一校两址、一体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去年中考招生期间收获广泛关注。

“在江心洲校区,科创中心3至8层共有实验室74间,最多可容纳约1200名学生同时进行科学实验。”金陵中学校长夏广平端出一系列数据。

当许多学校还在为硬件短板发愁、上实验课需要借助AI手段进行模拟时,金中便已通过实打实的举措,将动手实践能力端上台面,让为国铸才、对学生和家庭负责,成为一句底气十足的诺言。

南京市金陵中学 江心洲校区

不止于此,金陵中学同样重视“量身定制”适切的教育,通过开设职业规划论坛等方法,为人才培养“搭梯子”。

今年1月15日,金中报告厅,国际部“对话职场·相约未来”家长职业规划论坛如期举行。来自企业与科研院所的HR专家,以及多位拥有不同职业生涯经历的家长受邀为学生讲述自己的职场经验与心得,帮助同学们提前认知自我、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国际部“对话职场·相约未来”家长职业规划论坛

来自中美高二(2)班的吴若瑜听后感慨,一个人真正理解并喜欢上某个专业前,都会经历艰难的入门探索,甚至怀疑最初的选择。但当所学知识能够帮助别人的那一刻,选择和坚持都有了意义。

4月,金陵中学举办模拟招聘会,交谈问答之际学生们对社会上的人才需求有了更直观的感触。

南京市金陵中学 模拟招聘会

培养具有完整人格与创造精神、人文和科学素养交融的人,绝非一时之功,而是一项需要“软硬”兼施的系统工程。正因金陵中学不断开拓、积极进取、久久为功,才有了一项又一项令人艳羡的成绩——

金陵中学先后获得首批国家级示范高中、江苏省首批高品质高中、江苏省首批普通高中创新拔尖人才培养试点学校等荣誉。2024年高考,金中38位学子被南京大学录取、39位学子被东南大学录取,其中被东大录取人数位居江苏第一。此外,被复旦、上海交大、南理工、苏大等高校录取的孩子也不胜枚举。放眼世界,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康奈尔大学、剑桥大学、香港大学等校亦不乏金中校友,“蹭饭地图”足以点亮众多海内外知名学府。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李睿哲

通讯员 顾健 马楠 曾亚莉

责编:叶真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