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财经 > 正文
从观鸟少女到耶鲁研究生:一位STEM GIRLS女孩的成长

徐子云即将奔赴耶鲁大学,继续追寻她的环境研究梦想。

这份科研之缘,始于一段她在三星“探知未来科技女性培养计划”(STEM GIRLS项目)的奇妙旅程。6月29日,这个孕育了诸多科学梦想的项目再度启航——STEM GIRLS第八期正式启动。这期项目聚焦“AI助力农业种植”“农产品绿色包装”“废弃物生成3D打印材料”三大创新课题,为更多怀揣科研梦想的年轻女性插上翱翔的翅膀。

STEM GIRLS的初遇:与科学的缘分悄然种下

徐子云与STEM GIRLS项目结缘于2019年,这是三星全球教育公益项目的一部分,由中国三星与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在2018年共同发起,致力于通过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ematics)(STEM)教育,激发中国初高中女性学生科学兴趣,助力人才培养。STEM 教育强调跨学科融合,注重实践操作和创新思维培养,鼓励学生主动探索未知。

从最初对科研的懵懂,到逐渐掌握科研的方法和步骤,徐子云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这次经历却如同一颗种子,在她心中种下了科研的梦想。

跨学科实践:从质疑到信任的蜕变

STEM GIRLS项目最动人的底色,在于不仅教授科学知识,更是为孩子们搭建起连接书本知识与现实挑战的实践桥梁。在广西隆安县的一个牛场,徐子云和团队成员一起为当地贫困户设计了更通风的牛棚,改进了青贮饲料的配比,并利用发酵牛粪养殖蚯蚓。“我们设计了一个四层的蚯蚓养殖架,尝试了4种不同配比的牛粪发酵饲料,最终实现100只蚯蚓繁殖到3000条。”她回忆道。

徒手进行蚯蚓计数

然而,这一切并非一帆风顺。在刚开始时,农户对她们持怀疑态度,但当她们的改造方案真正落地,并显现出实际效果时,这种怀疑逐渐转化为信任和感谢。这种从质疑到信任的转变,让她深刻理解科研的价值和意义。

在牛场准备青贮饲料

梦想的摇篮:传承与展望

从导师资源,到课程设计,再到国际交流,作为项目的发起方,中国三星在STEM GIRLS中投入了巨大的力量,提供了接触科学的机会。截至目前,STEM GIRLS项目已累计8万名女生参与,8000余名学生深度参与项目培养。

回望自己的成长经历,徐子云深知STEM GIRLS项目对她的影响,“我的环保梦想,很大程度上就是来自于项目”。这个项目,就像一个梦想的摇篮,孕育了无数像她一样对科学充满热情的女孩子。“一开始,我只是觉得这个项目很有趣,想参加试试。后来,我逐渐看到了项目背后的意义。它不仅为女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探索科学的平台,还让我们有机会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徐子云说。

从学员成长为志愿者、再到领队,徐子云以不同身份持续参与STEM GIRLS项目。“我看到了很多女孩子们的潜力和才华,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能让她们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并且勇敢地去追求。”徐子云说,“无论你是否对科学感兴趣,这是一个让你发现自我的绝佳机会。”

STEM GIRLS项目实践活动中,徐子云指导女孩们

把热爱变成事业:科研道路上的坚持与突破

赴耶鲁攻读环境硕士前,徐子云在云南芒市自然公园完成了中缅灰叶猴的追踪和食源植物的种植工作。她的梦想,早已不局限于自己的学术成就,而是希望通过更深入地学习,为城市环境改善和自然生态保护做出贡献。

STEM GIRLS项目带给徐子云的不仅仅是科研的契机,更是一种深刻的团队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的觉醒。“每个女孩都应该相信,你十五岁时萌生的念头,可能改变世界的某个角落。”她希望STEM GIRLS项目能够影响更多的人,让更多的女孩在年轻时就找到自己的方向。这种源于科学的信念与热情,让她的故事不仅属于她自己,也属于每一个渴望通过科学改变世界的女孩。

责编:周正玮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