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女童泡温泉感染食脑虫”引发公众关注。据悉,该女童在游泳及泡温泉后出现低烧、抽搐等症状,其因为昏迷被送医抢救并被确诊化脓性脑膜炎,由于脑部严重受损,其体温和血压靠药物支持。
所谓“食脑虫”学名为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是一种单细胞原虫,主要栖息于热带和亚热带气候的淡水水体中,如池塘、湖泊、温泉等。其生存偏好温热环境,在流动性差的水体底部沉积物中更易繁殖。
南京市第二医院汤山院区感染性疾病二科副主任医师陈亚玲指出,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可引起急性化脓性脑膜脑炎,临床症状与其他化脓性脑膜炎相似,易出现漏诊或误诊。发病急,且目前缺乏特效药物,治疗经验有限,这也是其“难治”的重要原因。
同池为何只有女童感染?关键在于鼻腔进水
为何同一池子中只有女童感染?陈亚玲解释,感染关键在于鼻腔进水。当人潜水、跳水或在水中憋气等易造成鼻腔进水的活动,水体中的原虫可通过鼻腔侵入黏膜,随后沿嗅神经上行至大脑,引发脑膜炎,从而致死。“虫子在繁殖过程中会破坏脑组织,引发炎症及血管出血,最终导致脑实质坏死。”她特别指出,儿童因玩耍时更易搅动水底沉积物,且防护意识较弱,可能增加暴露风险。
夏天如何安全玩水?
女童的病例让人心疼不已,也不免担忧,“夏天到底还能不能玩水了”?陈亚玲强调,玩水本身没问题,但需注重安全卫生。
2. 选择正规且消毒措施达标的泳池、水上乐园,氯浓度高低直接影响杀灭效果,若浓度不足则存在风险。
3. 玩水时也要佩戴鼻夹防止鼻腔进水,避免呛水和潜水增加鼻腔压力。
4. 身上有伤口时不要下水,以防微生物感染。
自来水里是否含有“食脑虫”?
专家:理性看待,不要盲目恐慌
自来水里是否可能含有“食脑虫”呢?陈亚玲解释,自来水经沉淀、过滤和加氯消毒处理,可杀灭大多数病原体,但自来水仍属于生水,不能直接饮用或洗鼻。很多人需要洗鼻、冲鼻,并不建议使用自来水,而是使用煮沸冷却后的水或专用生理盐水。
陈亚玲呼吁,公众应理性看待食脑虫感染,既不轻视防护,也不盲目恐慌。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接触可疑水域,做好个人防护,即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