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是人生重要一环,7月8日,南京市2025年中考招生网上填报志愿正式开启。值此节点,7月7日下午,南京市第十三中学副校长宋军走进由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中国江苏网、“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联合推出的“2025乘风破浪任你行·中招专家面对面”直播间,为考生和家长详解2025年招生计划、最新政策和办学亮点。

人文底蕴与硬核实力并存,两校区一体化办学
南京第十三中学建于1955年,是南京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创办的第一所完全中学。2000年被确定为国家级示范性高中,2004年转评为省四星高中,2020年荣获“全国文明校园”称号,2024年被评为江苏省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学校。是一所坐拥玄武湖畔台城千年文脉、红山新城科创活力的名校。
一直以来,学校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目前,十三中有两个校区,分别为台城校区和红山新城校区。台城校区位于玄武湖畔、台城脚下,毗邻南京市政府、东南大学,校园绿树成荫,四季花香,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浓郁的人文气息,是“南京市十佳景观校园”和“省书香校园”。红山新城校区位于玄武区红山新城,与台城校区同在主城玄武区,中间仅隔了一个玄武湖。红山新城校区的科技元素、教学设施、现代化水平均达省一流水准。
在管理上,两个校区采用一体化办学方式。台城校区和红山新城两个校区校园文化一致,管理体系一致,课程体系一致,教学资源一致,教学研讨一致,考试评价一致。所有备课组实行跨校区集体备课,且因为两校区录取线接近,所有教学资源可以完全融通。所有教师均在两校区流动,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两个校区距离近),老师们在哪个校区教学都很方便。
学校连年获得南京市“办学绩效评估综合奖、教学质量优秀奖、综合管理奖、突出贡献奖”等诸多荣誉。每年考入复旦、中科大、南大、东大等985名校的学子近百人,去年近400位学生达南师大线,超70%的学生走进双一流高校。
红山新城校区今年首届毕业生,高考成绩同样突出,超越了历次模考成绩,一半同学进入南京市前4000名。
十三中是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985和211名校的优质生源基地,作为高品质示范高中立项学校,南师大等优质211综评比例放宽至全校前30%,双一流高校综评比例放宽至全校前50%-60%。多年来学生综评录取人数居前列。
取得如此亮眼的成绩,离不开一批优秀教师。十三中师资力量雄厚,有 1个江苏省名师工作室、4 个南京市名师工作室,3个区名师工作室,所有学科组都是南京市先进教研组。骨干教师涵盖各个学科,有6位特级教师和10位正高级教师,市学科带头人30人,市优秀青年教师22人,区级以上骨干教师113人,省市区骨干教师约占70%。学校先后成为“江苏省首批教师发展基地校”“南京市首批教师培训基地学校、首批校长培训基地学校”“南师大研究生教育实践与培训基地”。

“最会读书的学校”这样积攒“核心竞争力”
经典夜读小组、读写特长生、全国第一本科幻杂志《朝闻道》……十三中被称为“最会读书的学校”。学校是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的?
宋军表示:“我们认为,课程是育人的主要载体、是学生成长的阶梯,是学校教育的骨架,它实现学校的教育主张,体现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十三中坚持“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课程观和质量观,努力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体现普通高中教育性质,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课程体系。
学校定期开展“大树下读书”系列活动,由十三中特级教师曹勇军老师引领,依据周边的环境和地域文化开发校本课程,把大树参天的校园、美丽的玄武湖、古朴的明城墙当做学习的教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探究的欲望,收获创造的快乐。
十三中依托三大课程基地:江苏省语文课程基地、理科实践与创新课程基地、体育课程基地;联合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省内顶尖高校成立面向强基计划、985高校的优生培养项目。学校定期进行数学+物理的竞赛培养专项计划,为高三综评、强基打好基础;每学期进行综评和强基讲座,为学生提前谋划多元升学路径;高三有针对特高分培养专项计划。例如:优生数学140以及物理95分以上专项突破。台城和红山新城校区的所有学生均可申请参加以上所有优生培养项目。
教学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全面提高学生素养
十三中的教学改革始终走在全省前列,目前在大数据精准支撑下,已经形成轻负担、高质量的“志远课堂”模式。
在刚刚结束的2025全国少年田径锦标赛中,十三中符艺嘉同学获得女子100米栏组冠军。作为江苏省普通高中体育课程基地,学校的体育教育也非常亮眼。《“课内外一体化”高中体育教学新探索》被立项为省基础教育前瞻性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索项目。 2017年成功申报“江苏省普通高中体育课程基地”。学校田径、足球、体育舞蹈、羽毛球、无线电测向等是我们的优势项目。校田径队连续八届组队参加全国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多次获得全国总冠军,羽毛球获全国中学生比赛冠军,足球为江苏省省长杯季军。
该校所有体育场馆每天专门有 1 小时面向全体高三学生开放,让高三学子在运动中释放压力,缓解焦虑,提高学习效率。
为丰富学校的校园生活,满足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求,学校开设70多个学生社团,举办“校园十大节”主题活动等。十三中的课堂是明城墙,是玄武湖;在北极阁上,也在樱花树下;在曾公祠里,也在先锋书店……中秋月圆,揭开月光诗会的帷幕;梧桐荫浓,“大树下的古风新唱”开场;石榴花红,戏剧节演绎着对生命的触摸和对未来的希冀……
“我校有科幻社、文学社、广播社、模联社、匠神社、辩论社、音乐社等70多个学生社团,戏剧节、合唱节、体育节、科技节等‘校园十大节’主题活动,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走进剧场,走进自然,走进社会,使学生的素养得到全面提高。”宋军介绍道。
有智慧有温度的管理,培养文明、敞亮、温暖的青年
十三中的管理是智慧的,有温度的。 宋军告诉记者,十三中的考后表彰并不是只表彰少数优秀的同学。年级主任王新星老师说:“所有同学的努力都值得肯定和鼓励”。在表彰大会上,年级组为全年级所有同学准备了一个温暖而有力的小礼物——定制款加油可乐。 瓶身上还刻着每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开心地举着专属的可乐,互相加油、祝福。这样的暖心激励让同学们带着快乐解锁人生新的征程!
“再比如我们高三,学校坚持给同学们上心理课、体育课以及活动课,纾解同学们的学习压力,保障同学们的身心健康。模考后,学校新青年剧场、音乐教室、体育场馆、图书馆全部对学生开放,彻底放松身心。”宋军坦言,十三中高质量发展的秘诀是:智慧管理、人文关爱、激发潜能、高位推进。
十三中是一所拥有平常心的高中,尽最大努力去积极进取,同时接受一切的可能性。十三中致力于培养文明、敞亮、温暖的青年,给他们平台、赋予他们力量、激励他们勇往直前。
报考建议——
今年台城校区招收 570人,红山新城校区招收490人(其中普高370人、国高120人),与2024年相比,扩招40人。
高一入学的班型有志远班、基地班、强化班。志远班是学校的最强班,往年高考均分在630以上。志远班的数量一般不超过班级数的1/3,也会根据当年招生情况及时调整。学生有多次机会进入志远班就读:①高一入学时;②暑期的升班考;③高一的文理选科分班;④另外高二、高三均有机会进入志远班。
十三中文理选科保证主流组合的班型,理科通常为物化生、物化地,文科通常为史政地,也会有部分同学选政治,如果所选组合班级数超过3个,会设志远班。
根据目前咨询情况,台城校区欢迎622分及以上考生前来咨询填报;红山新城校区欢迎619分及以上考生前来咨询填报。
除普高外,十三中有中加和中美课程班。据宋军介绍,十三中国际部是江苏最早正式注册的国际学校之一,作为公办的国际项目,经过二十年的精心打磨,形成了“中加 OSSD 安省高中课程班”“中美高中 AP课程班”两大“王牌”课程项目,通过引进加拿大和美国的本土课程,为孩子提供优质的国际教育资源。
2024 年申请季,十三中国际部学子们纷纷交出了满意的答卷,中加班和中美班 71 位学子共收获了 585 份录取通知。在多国混申的多元申请模式下,共收到了加拿大、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世界排名前 100 的大学录取率达到 100%,世界排名前 50 的大学录取率达到 90%,国高办学成绩斐然。
十三中国际高中在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均有招生,目前预估第一批次545以上、第二批次510以上,都可以到校面询,了解最新的招生政策。
总策划 张琳
统筹 唐澄 李艳玲
文字 葛灵丹
主持人 宗祺
导播 王昊晨
摄影 王瑞枫
摄像 赵宇 余勤雍
视觉设计 王言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