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人民网评:压实防汛“最后一公里”,守护人民安康

汛情就是大考。近期,从贵州盘州市羊场乡8分钟闪电转移受胁群众,到云南泸水市鲁掌镇三河村成功转移避险219户789名群众……这些与时间赛跑的救援故事,不仅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动诠释,更是责任链条在防汛一线环环紧扣的真实写照。

防汛工作千头万绪,末端落实是关键。汛情面前容不得丝毫侥幸。越是关键时刻,越要将应急响应落实到“最后一棒”,把责任压实到“最后一米”,筑牢防汛救灾的“铜墙铁壁”。

各层级紧密配合、协同作战,为有效应对洪涝灾害奠定了坚实基础。气象部门强化联合会商,提高预报精准度,让预警信息跑赢暴雨;水利部门加强堤防巡查、水库调度,不放过任何一个隐患点,确保工程安全;应急管理部门统筹救援力量,预置救援物资,确保在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基层干部下沉一线,对隐患点、风险区做到心中有数。就像5月20日,在重庆举行的“应急使命・2025”-长江上游防汛抗洪演习,2000余人参加,设置15个科目,既磨合了指挥调度机制,又对“三断(断电、断网、断路)”应急保障、队伍实战以及基层组织动员等多方面能力进行了检验。

基层工作人员是守护群众的第一道防线。当预警信息传来,能否在最短时间内组织群众转移避险?面对突发险情,能否迅速调配资源开展抢险?这些都考验着基层工作人员的担当与能力。截至6月25日,盘州市全市水库、地灾点等重点区域已完成应急演练375场次,锤炼出关键时刻的应急反应能力。都匀市组建155支3634人的三级应急队伍,开展259场演练提升战斗力。实践证明,只有平时多流汗、多“找茬”,汛时才能少流血、少出错。基层工作人员要对辖区情况多了解、多琢磨,做到心中有数、行动有力,才能保障防汛工作一环扣着一环,稳稳当当向前推进。

防汛工作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汛期,纪检监察部门下沉一线,紧盯物资储备、值班值守、隐患整改等关键环节,对敷衍塞责、推诿扯皮现象“零容忍”。“防汛救灾物资储备是否充足?”“24小时轮班值守制度是否执行到位?”“目前水库的水位有多高?是否有风险?”这些问题,既是对防汛纪律的维护,也是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负责。同时,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发挥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只有织密监督网,让失职失责无处遁形,方能确保责任落实。

“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唯有将责任链条延伸到每一个角落,把应急响应落实到每一个岗位,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才能在洪水来袭时,拥有足够的底气与能力守护家园,让人民群众在风雨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责编:刘言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