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北京援疆项目让新疆农牧民美好生活“成色”更足

新华社乌鲁木齐7月10日电 题:北京援疆项目让新疆农牧民美好生活“成色”更足

新华社记者于涛

时值盛夏,新疆和田迎来了旅游高峰期。走进和田县稻香村,餐饮、民宿、特色工艺品店的招牌让人目不暇接,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在这里参观游玩。这里本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一处村落,近年来在北京援疆部门帮助下打造了独特的“沙漠+稻田”生态旅游景观,成了当地著名的旅游打卡地。

7000多万元的援疆资金,“田园综合体·民俗文化村”的援疆项目,让稻香村的父老乡亲们过上了土地流转有分红、房屋出租有收入、就近就业有增收的好日子。农家乐老板阿米娜·艾热提说:“如今我家每个月能挣5000元左右,乡亲们有事干、有钱赚,吃上了旅游饭,腰包也越来越鼓了。”

稻香村的发展变化,是北京助力受援地农牧区发展、让农牧民美好生活“成色”更足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根据新疆和田地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的实际需要,北京市持续加强援疆工作力度,一批批援疆项目在大漠戈壁之畔的农村牧场“开花结果”,让受援地群众实现稳定就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自动化种植工坊、棉纺织企业、现代文旅场所……随着北京援疆一批批项目在农牧区的“扎下根”来,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一幅产业兴、就业旺、民生暖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今年初,在兵团十四师皮山农场,一座现代化的自动蛋鸡养殖场正式运营。在这里,4.3万羽蛋鸡住上了“楼房”,改变了传统养鸡模式,实现了自动供水、自动添料、自动调温、自动捡蛋的全链条科学饲养,蛋鸡苗从育雏到育成阶段的成活率高达99.7%。目前很多合作社和养殖户加入合作。

为了助农增收,北京援疆部门还不断开拓新路子。2024年以来,北京援疆部门邀请北京市50家采购商参加第十四届新疆农产品北京交易会,签约采购总额5.7亿元;投入资金2亿多元扶持特色农产品生产销售,集中打造“蔬菜队”“辣椒基地”等一批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积极拓宽农产品出疆渠道,目前已实现60余个品类的产品进入外省市场;设置6800个公益性岗位,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稳定就业。

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投入援疆资金约50亿元,实施产业援疆项目200多个,累计促进就业超10万人次。

北京援疆指挥部指挥长李志遂说:“为做好对口援疆工作,我们始终把带动当地群众就业、推动居民稳步增收当作重要任务,确保援疆工作能够实实在在地惠及各族群众。”(完)

责编:纪树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