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财经 > 正文
“朗朗少年·走读黄山” 浙大教授领衔山水课堂,亲子解码黄山地质奇观

这个暑期,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黄山变身为一个“山水自然课堂”。7月11-13日,由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朗朗少年·走读黄山”活动品牌,携手浙江广播电视集团ZMG成长传播中心,联合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硬核导师天团,开启了一场主题为“黄山自然科学院暑期亲子游”特别活动。多组亲子家庭在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顶尖导师团队带领下,深入黄山之巅的奇峰云海、走进黄山脚下的千年石窟、泛舟“黄山情侣”太平湖上,开展了一次“解码地球”的科学探索之旅。

权威导师天团领航,定制山水科学课

此次活动课程由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团队特别设计,融合地质、气象、生态等多学科实践。

饶灿教授作为“竺可桢石”发现者,以其矿物学前沿研究为基底,根据黄山独特的地质构成,在相关课程设计中提供了建设性的指导意见。

作为此次活动的主导老师,吴磊教授曾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项目十余项,发表地球与行星运动相关学术论文60余篇。在他的引导下,参与活动的亲子家庭,以第一视角感知了黄山地质变迁,增进亲子互动,激发科学兴趣,收获宝贵知识。活动中,亲子家庭不仅实地探索学习黄山地质构造,还亲手采集了岩石样本,通过显观察矿物成分,深刻理解了黄山独特的地貌形成过程,领略世界遗产的独特魅力。

构造地质学博士生管涛与地球气候与环境专业博士生滕晓咪,也作为助教团队,结合自身研究,为孩子们生动讲解了黄山气候演变与生态多样性,让孩子们在实地考察中,直观感受自然科学的魅力。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活动中,吴磊教授寄语孩子们要勇于探索未知,培养创新思维,通过科创的方式,认识祖国的大好河山。

跟着书本趣旅行,悦读不一样的黄山

活动期间,亲子家庭不仅跟随专家学习认识了黄山的地貌地质知识,还攀登了千米山峰,目睹了迎客松的苍劲挺拔,走近形态各异的黄山奇石,并在云巅之上齐诵课文《黄山奇石》,当书声与山风共鸣,这堂悦读之课,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难忘的记忆。

在迎客松畔的玉屏楼网红阳台,孩子们还沉浸式感受了徽州非遗拓印的乐趣,感受了传统技艺与自然风光的完美融合。而集美味与颜值于一体的迎客松文创雪糕,也让孩子们爱不释手。在品尝雪糕的同时,孩子们也更深入地理解了黄山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排云型旅酒店,亲子家庭还体验了星空观测课程,仰望着璀璨银河,聆听教授们讲解星际的奥秘。并于次日在附近的排云亭,使用温湿仪、气压表、风速计观测记录黄山气象数据,亲子协作完成气象小分队任务。对于本次活动参与者丁豆豆小朋友说,这次黄山暑期研学之行,尤为难忘。细心的排云型旅体验师们得知当天是丁豆豆的生日,特意为她准备了惊喜蛋糕和生日派对,让丁豆豆在黄山之巅度过了一个惊喜满满的生日。

如果说黄山山巅的悦读之旅是对知识的深度探寻,那么黄山脚下的花山谜窟,则以更神秘的召唤,为孩子们探寻千年之谜提供了另一番探险天地。在洞穴深处,孩子们亲手触摸古老岩壁,感受岁月痕迹,聆听专家解读谜窟成因,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在黄山卡通IP“花仔”的陪伴下,孩子们通过“挖宝大作战”游戏,体验了探秘乐趣,激发了无限好奇心。

从奇山到秀水,是科创少年也是运动健将

在感知了黄山的壮观和神奇之后,亲子家庭来到被誉为“黄山情侣”的太平湖。

在太平湖,孩子们体验了“碳中和”环保课堂,学习了湖泊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参与了水质检测实验和环保小实验,践行了绿色生活理念。

太平湖的水上运动,更是让孩子们变身运动健将,尽情挥洒活力。摩托艇飞驰破浪,孩子们在欢笑声中感受了速度与激情;水上飞人跃起,如龙腾九天、如水中精灵,展示着青春的无限活力;水上卡丁车让孩子们在湖面驰骋,体验操控的快感,培养了勇敢与智慧。

在登临太平湖猴岛后,孩子们也懂得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吴磊教授分享曾经与猴子握手的经历,让大家明白善意与友好能让人与自然心灵共通。

活动的最后,吴磊教授代表黄山和浙大团队为学员颁发纪念徽章,这枚徽章不仅铭刻着黄山的地质密码与云海诗篇,更承载着殷切期许:愿少年们将浙大校训“求是创新”的科学火种深植于心,磨砺如黄山松般“顶风傲雪、坚韧不拔”的品格。

在黄山读懂地球,这场跨越地质时空的深度研学,远非一次知识的单向传递。它是以世界双遗产地为无字天书,以亲子协作为纽带,以顶尖科研力量为引领,在少年心中播撒科学探索的种子,浇灌生态文明的情怀,锻造面向未来的核心素养。朗朗少年们解码的,不仅是黄山的奇峰怪石与气象万千,更是在心中构建起敬畏自然、探索未知、勇于创新的精神坐标,期待美好的未来。

责编:周正玮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