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财经 > 正文
用飞书的企业怎么越来越多了?

河南胖东来,一名深夜到家的员工又在下班30分钟后收到一条飞书推送,每次夜班后,这条报平安的提醒都会准时出现。

日本东京永旺超市,一位饼干试吃员正在多维表格填报自己的品尝数据,这家负责安排9000家店铺、1200名试吃员的大型零售集团服务商,曾想砸1亿日元开发定制系统,但如今已被Lark Base(飞书多维表格海外版)完全替代。

江苏张家港永卓控股,这家员工上万人的500强公司曾长期被高企的轮胎费用困扰,直到飞书顾问的一次深入调研后才找到浪费源头,这笔年耗资千万元的开支全年预计可节省300万元。

公开资料显示,飞书在各个赛道的参与度越来越高。

外卖大战升级的茶饮浪潮中,蜜雪冰城、霸王茶姬、茶百道等6家上市茶饮公司中,有5家不同程度使用飞书;在国货美妆行业,珀莱雅、贝泰妮、巨子生物、毛戈平等TOP10玩家中,飞书客户占比7成;在汽车制造领域,销量TOP 30车企中,超六成的核心协同发生在飞书上,并向上下游的德赛西威、汇川技术、亿纬锂能等核心厂商蔓延。此外,还有大量的 AI 公司,如Deepseek、地平线、智元机器人都创业早期阶段就开始用飞书。

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

“我并不是来打广告的,但我真的觉得飞书非常好,它帮助了我,也帮助了小鹏。”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在飞书发布会说道。

有人说,在飞书密密麻麻的logo墙上,能看到中国最有上进心的公司。他们渴求提效,渴望一场效率变革。

对抗“AI忽悠”

2025年,生成式AI在C端掀起狂欢,B端却陷入PPT式AI与产业落地的割裂。

如何让B端企业真正吃到AI红利?成了业内焦点。

仍有几个难题摆在眼前。

首要的问题就是企业数据化不足。

不少企业的数据仍分散在员工的个人电脑中、分散在纸质笔记本里。一个个零散的文件夹和一行行手写字,并不能成为企业AI进程的燃料。

在飞书发布会上,飞书CEO谢欣说,“如果你的办公工具主要不是在创作,而是在打卡,那一年的沉淀可能是1000万次的打卡数据,那大概率AI能帮你预测的是,明天哪几个员工会迟到。”

而另一个问题则是AI产品的模糊与夸大,陷入“卖家秀”困境。

这场新技术带来的狂热,催生出AI领域前所未有的“卖家秀与买家秀”割裂现象。产品 demo 中把 AI 功能描绘得无所不能,但等到用户真正实际使用时就发现,效果远不是宣传片中说的那样。

如何破局呢?

“数字化是 AI 与智能化的基础,B 端的 AI 落地是一场马拉松。”谢欣曾说。

在飞书看来,要通过员工海量的日常协作动作,以无声无息的方式,沉淀企业数据和资产,再运用AI的能力把数据变成智能生产力。底层逻辑就是:协作即沉淀,沉淀即智能。

从用户视角看来更简单:用就完了!工具越好用,员工使用频率越高,数据沉淀就越丰富。

小鹏汽车就是个例子,他们不仅在用飞书AI会议提升效率,还充分使用飞书文档:2025年上半年,AI生成63万份纪要,2024年非必要线下会议减少30%,云文档协作渗透率72%。

而为了厘清行业标准,飞书在7月9日发布了业界首个AI应用成熟度模型,对标自动驾驶的L1、L2、L3、L4。

飞书将AI应用成熟度模型分四个等级:M1——概念验证,只做内部演示,别对外发布;M2——早期试用,给愿意尝鲜的用户用;M3——成熟应用,可以大规模使用;M4——完全成熟,在适合的任何场景都可使用。

做产品的先定义标准,本质上是一场对抗技术泡沫的务实变革。

谢欣承诺的是:飞书发布的每一个 AI 功能,我们都会清楚地标清是什么等级,让选择更加透明。我们认为这是 AI 从业者很必要的企业责任,我们同时希望同行发布 AI 产品时也能参考这么一个标准,给客户一个合理的预期,也避免带来不必要的焦虑。

嵌入工作流的AI长什么样?

当然,飞书也给自己的产品做了M1-M4的划分。

比如飞书知识问答为M3,即成熟应用,可以大规模使用。企业员工可以将其变成懂公司知识的豆包或Deepseek,可以提问公司产品新功能的开发进度,也可以了解一个项目的复盘报告。

安克创新HRBP曾将这个产品写进签名栏:“它答的许多HR政策问题,比我还准。”地平线总裁更是直言“有问题不必等人,问它随时有答案。”

而相较于知识问答,飞书AI会议则被定为M4级别(完全成熟,适合任何场景使用);如今,会议产品还内嵌了声纹识别(M3级别)。

山西大型能源企业鹏飞集团对这一飞书会议纪要最有体感。每天要召开400场班前会的能源巨头,借助飞书搭建AI会议质检系统,5 分钟可以完成所有会议质量的检查,会议合格率跃升至 98%,会议平均时长缩短至29.7分钟。

当然,飞书也有M2级别的产品,飞书文档中的智能创作功能,欢迎先锋客户使用。

另外,“王牌产品”飞书多维表格自2020年推出,几经迭代,如今拥有更强的容量和业务性能,可以大规模使用。飞书多维表格已经深入大量业务场景,被外界认为是协同办公类产品走向业务腹地的一把“利器”。不少大企业将其作为系统外的系统,不依靠IT开发能力,一线业务人员就可以解决自己的需求;小公司则将其当作“平价BI”(商业智能产品),许多小公司的业务都跑在一张表上。

茶百道通过多维表格搭建“客户之声”系统,客户差评可自动置顶店长消息流,AI可以生成个性化回复;物美则用多维表格构建AI商超巡检解决方案,员工在门店拍照录入后,系统就能根据巡检标准判断巡检结果;雅迪利用“多维表格+AI”,构建自己千亩工厂精益管理的解决方案;中天钢铁则运用多维表格和AI预警以前靠老师傅的耳朵才能判断的故障。

除此之外,飞书在AI 智能体上的布局也日趋完善。

近两年,飞书陆续推出企业Agent开发平台飞书Aily、智能系统开发平台aPaaS,近日,又推出国内首款企业场景的AI原生搭建工具飞书妙塔。它们共同构成飞书开发套件,想要成为帮助企业落地好AI的AI开发全家桶。

在飞书Aily的帮助下,客服、HR等岗位可以获得实时智库。公牛集团的客服曾需掌握数10万个SKU信息,如今运用Aily机器人,岗前培训从1-3个月缩至1周,客服接待能力提升30倍;美中爱瑞肿瘤医院的预问诊Agent更让患者提前梳理病史,医生面诊时间延长10分钟,提升就诊满意度。

而飞书aPaaS则升级拥有与AI一起协同开发的能力,解决企业复杂系统开发的难题。

绫致时装、伊芙丽、赫基集团等服装企业借助Aily和aPaas创立了自己的AI练货系统。在此系统下,管理员可以设定不同的虚拟客户人设,让导购随时随地与agent沉浸式演练。导购们还可以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技巧,知识内网的流通可提升全国门店的销售技巧。

而新推出的飞书妙搭试图解决数字化团队的带宽问题,随着AI Coding的快速迭代,充当初阶开发和产品经理,提供原生系统搭建能力。

可以看出,飞书的产品布局日趋完整,既有轻量型BI产品(商业智能),又构建了智能体、低代码等AI开发体系。值得注意的是,若观察飞书的产品功能理念,可发现其所有AI功能都在强调增强而不是取代。这种将AI嵌入工作的模式,某种程度上消解了组织对AI的抗拒。

所以说,真正的AI不是炫技,而是让普通员工能力被加持。

飞书CEO谢欣

让导购少背一句话术、工人少一次重复填表、技术少打一行代码,才是真生产力。只有当AI真正地嵌入工作流、钻进业务缝隙,所谓AI提效才能接地气。

改变甲乙方对立,走到客户中去

中国SaaS江湖,曾长期被功能堆砌、流量收割、“管卖不管用”等顽疾困扰。

传统SaaS合作能否谈成,比拼的往往是价格和人情世故,价格拉扯时的攻心技巧和酒局饭桌上的圆滑处事,成了传统SaaS厂商更看重的生存能力。

但飞书的入局,像一条鲶鱼,搅动了这片海洋。

他们更像一群田野调查研究员,在一个个厂房车间和基层会议室游走,就问题聊问题,就数据谈数据。据公开资料,近五年来,飞书投入上百名企业效能顾问,上万个小时的现场辅导,有客户甚至将飞书顾问的服务与价值上千万的外企咨询服务做对比。外界认为,飞书在企业内部培养的效率先锋就是飞书的“野生代言人”。

飞书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中国SaaS行业从“价格争夺”向“价值创造”的转向,也见证了一批“朋友圈公司”成长为明星企业。

随着Labubu等IP爆火,“中国泡泡玛特”正在成为“世界泡泡玛特”。这背后,有着飞书对其项目管理、全球协同、门店经营的种种助力;在直播电商时代,飞书与三只松鼠一起实现“一个直播间、一个群”的精细化运营,三只松鼠也成功走出历史周期;主打创意内容的影视飓风,每年都会更新一支如何使用飞书运营团队的短片,如今他们的B站粉丝已经突破1100万……

从左往右: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物美集团创始人、多点 Dmall 创始人张文中,晶泰科技联合创始人、CEO 马健,飞书 CEO 谢欣

相较于简单粗暴的甲乙方关系,飞书感觉更想交朋友。因为toB是一个慢赛道,只有通过陪跑者的身份出现在企业面前,才能陪伴得更久。飞书历年发布会以来,蔚来李斌、理想李想、小鹏何小鹏都亲自参与,实现了“蔚小理,上飞书发布会”、物美创始人张文中更是二度返场、飞书新客户亚朵创始人耶律胤也来分享。

商业化这些年,很多人认为“飞书应该换slogan,不能仅仅瞄准‘先进团队’。”对此,谢欣的看法是,“追求先进,就是先进。”

眼下,飞书的客户图谱还在经历三重裂变。

2025年,河南跑出消费“三只象”:蜜雪冰城、胖东来、泡泡玛特都是飞书的客户。河南头部企业双汇发展、卫龙集团、思念集团也加入了飞书的朋友。在竞争激烈的科技消费公司之外,它也开始拥抱东明石化、镔钢、永锋等能源制造,新希望、海大集团、双胞胎集团等农林牧渔业类赛道。

在出海火热的当下,飞书(海外版本Lark)也已进军海外市场:有菲律宾的7-11、印尼的GoTo、东南亚最大的家居用品零售商MR.DIY、旅行平台Traveloka等,并助力安克创新、柳工、名创优品等企业走向全球。

“先进的团队,不是被动适应变革,而是主动重塑管理方式。”谢欣表示。

责编:周正玮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