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从7.2%的出口增速看中国经济韧性(读者点题·共同关注)

近日,上半年经济数据发布,我国出口增长了7.2%。说实话,看到这个数据既有意外,更感到惊喜,因为上半年我们受到的外部冲击不小。怎么看这个7.2%?

——人民网网友

中国经济“半年报”最近发布,在众多数据中,7.2%的出口增速尤为亮眼,展现出中国经济的韧性,让有些国际观察家表示钦佩和赞叹。

这个7.2%,底气是完备的产业体系,动力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本质上就是以不断的高质量供给适配国际市场需求。

仅举一例:上半年,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9.2%,连续9个月保持增长。其中,高端机床、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出口增速都超两成。

过去这半年,外部环境急剧变化,中国经济走得不容易。但中国的定力和表现,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都给人一种波澜不惊的感觉。

从容,淡定,自信,无惧风浪,这就是今天的中国。

这些年来高质量发展大势和实践告诉我们,不管外部环境如何变化,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中国经济就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企业淡定。

“不去想困难,干就完了,一步一步往前走。”“困难就困难嘛,什么时候没有困难?”

前不久,任正非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的回答颇有代表性。就在今年二季度国际形势急剧变化、外部压力明显加大的当口,中国企业并没有因为突如其来的外部困难自乱阵脚,而是越艰难越显勇毅。

浙江义乌,中国外贸走势的“晴雨表”与“风向标”。“超越波澜,相持之时尤需沉得住气。”在义乌小商品市场卖秤23年的商户吕成均,和他的超澜进出口有限公司名称一样,面对一些国际客户“撤单”,内心自有静气。

“大家从容不迫,期待着风雨过后见彩虹。”吕成均说出了义乌商户的心里话。面对外部环境变化,义乌商户不等不靠,苦练内功,加强创新,提升品质,增创品牌,扩大外贸“朋友圈”。

企业是经济活动的基本细胞,眼下,一个个经营主体,正依靠奋斗和坚韧、从容与淡定,打拼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天地。

政府淡定。

2024年,深圳出口2.81万亿元,增长14.6%,规模连续32年居内地外贸城市首位。今年1至5月,深圳出口下降8.6%。与深圳“一步之遥”的东莞,今年1至5月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7.4%,其中出口增长11.2%。而去年同期,东莞出口下降3.4%。

尽管增速各有起伏,深圳、东莞两地政府心态却很从容,继续以务实的举措,为企业解难题,为外贸添动力,为发展优环境,稳扎稳打,有条不紊。人们看到的,是稳中有进的信心,是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的韧性。

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这是中国人的哲学和信念。

透过7.2%,我们看到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也看到中国人的从容和淡定,这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信的表现。

信心在当下,更在未来。“我们从来都是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大家要充满信心。”

责编:纪树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