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智库观察 > 正文
探索企业价值和城市发展的共生之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企业家要增强爱国情怀,把企业发展同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紧密结合在一起。改革开放以来,苏州企业家群体厚植爱国情怀,始终秉持企业前途与社会发展相融共生的理念,立足苏州建功立业,以“产业兴城”的使命担当、“命运与共”的时代自觉、“兼济天下”的价值追求,与城市双向奔赴,共同造就了苏州这座“福气之城”。

从农民企业家到科创企业家,以实干精神传承产业兴城理想

在改革开放40多年苏州的壮阔征程中,苏商群体从乡镇企业家到科创先锋的创业主体不断演进,但实干为要的精神内核始终未变。一代代创业者接续奋斗,以务实创新筑牢了苏州经济大市、工业大市的重要地位,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传承与发展。一是以“崇实”为根本,奠定坚实产业基础。改革开放初期,苏州农民企业家以乡镇企业为载体,发扬“四千四万”精神,破解资金、技术和销售难题,打下了“苏州制造”的基础,进入新世纪后,兼具先进科学技术和商业管理才能的科创企业家,在探索中创新,以数字化重塑产业逻辑,实现了“苏州制造”向“苏州智造”的进阶,推动苏州跻身人工智能发展第一梯队城市。二是以“精工”为追求,坚持卓越品质管控。“良玉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繁荣的手工艺文化激励企业家以“精工”为追求,把极致匠心融入产品打磨中。莱克电气董事长倪祖根秉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及对于技术指标近乎严苛的追求,率领企业实现技术突破:莱克吸尘器的噪音低于行业标准10%,空气净化器在除甲醛的产品指标上领跑全行业。对品质进无止境的追求,成为苏州企业引领行业的制胜法宝之一。三是以“致远”为目标,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苏州企业家牢记嘱托,以科技创新为己任,狠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力解决“卡脖子”问题,在国内率先攻克精密谐波减速器领域的技术,成功助力国产机器人装机量突破10万台。如今苏州已汇聚数百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构成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源源不断的活力。

从亲清政商关系到高效社会参与,以责任自觉重塑社会治理范式

明代苏州思想家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记载,苏州商人“以儒术饰贾事”,即以儒家伦理融入商业实践。当代苏州企业家既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又遵循现代商业伦理,以自重、自觉的方式参与并重塑社会治理。一是自觉践行、主动维护亲清政商关系。早在2021年“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推进会上,苏州50多家企业就与政府携手发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倡议书》,政商同向凝聚“亲”的合力,政商守道筑牢“清”的底线,共同营造苏州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维护良好的发展土壤。得益于此,苏州已经连续五年获评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二是积极参与多元共治,着力破解社会治理难题。党的十九大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苏州企业家作为多元共治的重要主体之一,充分发挥自身社会资源与企业家才能,聚焦各类民生痛点,提供解决方案。高新区枫桥街道100多家企业成立的企业调解联盟,致力于协同化解辖区内劳资、行业纠纷,极大提升了矛盾化解率,成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典型实践。三是打造“制度企业家+政府”的治理范式,共同探索城市协同发展路径。在社会治理外延不断拓展、治理领域日趋专业的背景下,企业家以主动作为填补公共服务空白,以跨界创新破解行业治理难题。亨通集团参与制定“企业创新积分制度”,以指标量化企业创新能力,恒力、盛虹联合发起“绿色供应链联盟”,与政府共建纺织行业碳普惠平台。苏州企业家以行业发展“共同守护者”、城市治理“共同设计者”的身份,助力苏州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社会高效能治理之间形成良性循环。

从慈善资金捐赠到帮扶模式创新,以多维举措探索共同富裕路径

苏州企业家对共同富裕的践行,不是任务式的被动响应,而是对文明传统的自觉延续,传统“义利并重”的价值取向,本土名家费孝通“美美与共”的大同追求,是其心怀天下的精神内核,激励其在共富之路上不断探索创新。一是传承慈善之风,造就慈善之城。在明清时期,苏州商帮就创办义田义庄济贫扶弱,如今苏州企业家更是秉持“富而思源、富而思进”的理念,积极响应第三次分配号召,投身公益慈善事业。通鼎集团每年拿出利润的5%—10%作为专项基金回馈社会,工业园区娄葑街道108家企业共同出资打造全国首个居家养老服务闭环模式。2024年,苏州市获得年度全国唯一“慈善城市”称号。二是创新帮扶模式,探索可持续共富路径。帮扶不仅要“过河”更要“修路搭桥”,不仅要解决眼下难题更要寻找普适方案。苏州企业家创新性地以市场化机制融入帮扶实践,吴江震泽镇丝绸企业家与蚕农制定《优质茧丝收购保护价公约》,既保障了蚕农收益,又提升了原料品质,避免了“慈善透支”现象,形成了可持续、可复制的共富模式。三是深度参与扶贫协作,强化责任担当。苏州企业家以先富地区带动后富地区为使命,积极推进跨域帮扶,波司登、协鑫集团等众多苏州知名企业深度参与西部地区教育、产业等领域发展,共谱“东西协作山海情”。在共同富裕实践中,企业家们努力探索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共生之道,实现了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进一步升华。

沈曙霞(作者为江苏苏州干部学院教师,新农智库研究员)

责编:封颢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