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财经讯 7月17日,国家数据局公布《2025年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名单》,全国共计63个项目入选。江苏有7个项目跻身国家级试点,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据此次公布名单内容来看,江苏可信数据空间试点项目覆盖城市可信数据空间、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和企业可信数据空间三大类。
在“城市可信数据空间”中此次公布13个试点项目,江苏有1项入选试点,由南京大数据集团有限公司申报,承担“城市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南京)”,聚焦全域数字化转型。根据《2025 年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项目要素条件》,入选试点需整合全市60%以上公共数据资源,培育超100个智慧应用场景。
在“行业可信数据空间”中公布了22个试点项目,江苏有4项入选试点,包括由苏州国家实验室申报的“材料科学”行业可信数据空间试点;由江苏省数据集团有限公司申报“医保”行业可信数据空间试点;由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申报开展“药品”行业可信数据空间试点;由国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农业机械”可信数据空间试点。
在“企业可信数据空间”中共计28个试点项目,江苏有2项入选试点,分别由徐工集团和南京钢铁申报。徐工集团聚焦机械制造领域,依托既有转型基础,建设覆盖全业务链的可信数据能力底座。南钢围绕钢铁产业链,打造安全可信的数据流通体系,推动产业协同升级。
此次江苏7个项目入选国家可信数据空间试点,助力江苏锻造数据驱动型产业高地。徐工集团、南钢股份均为制造龙头企业,通过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将有助于打破生产制造“数据孤岛”。
更关键的在于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此次医药健康类试点项目有5项,其中2项在江苏。未来,通过医保与药品可信数据空间双试点协同,将有效推动临床数据、医药研发数据融合。根据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建设目标,推动医药健康“数据-研发-服务-产业”全链条协同创新。
国家数据局印发的《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提出,到2028年建成100个以上可信数据空间等目标,通过实施能力建设、培育推广、筑基三大行动,推进企业、行业、城市、个人、跨境五类可信数据空间建设。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 何玥颐 实习生 卫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