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智库/智库观察 > 正文
职教转型服务新质生产力人才需求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推动科技创新发展,也带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职业教育通过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人才保障,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促进职业教育转型,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相关部门应从战略视角统筹规划职业教育,为新质生产力培育优质人才。以创新为核心重塑人才培养理念。职业院校应主动适应时代需求变化,与行业协会、用人单位等部门合作,分析行业发展趋势与技术革新方向,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提高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完善信息反馈机制,在不断优化调整中保持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的同步,保障人才满足岗位需求。丰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层次。相关部门应鼓励办学能力强的职业院校开设职教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试点,提升职业教育学术研究与科技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职业院校以技能培训、继续教育等方式拓展育人渠道,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及认可度。

打造“双师型”队伍,重构产教融合课程体系

职业院校应通过教育教学活动提升职业教育质量,为新质生产力培育奠定人才基础。优化教师队伍建设。职业院校应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从企业及高校招聘品德及技能优秀的人才,在招聘要求中设置教学技能、科研水平等内容,保障教师招聘质量;提供涵盖入职、在职、深造等方面的技能培训,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将教师素养与福利待遇、职称评定等内容挂钩,设置物质或精神奖励,激发教师参与人才培养的热情。改革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职业院校应对接产业需求优化课程设置,既要包含基础理论课程,确保学生掌握充足的理论基础知识,又要包含专业核心课程,对接行业需求培养新质生产力所需的专业技能,还要设置前沿拓展课程,及时更新行业前沿知识及新兴技能。

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以数字赋能驱动职教质量跃升

职业院校教师应革新教育方法,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运用新技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教师应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创设智能教学系统、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等线上学习空间,提高教学成效;将科技创新与实习实践活动相关联,引导学生在仿真或真实事件场景中主动掌握新兴技术。以多元主体协同发展方式实现资源共享。教育部门应突破传统教育模式限制,通过课程互认、学分互换等方式,为教育资源共享及高效利用创造条件。深入挖掘产业与行业中的教学资源。职业院校结合自身特色创立“试验田”,加快教育成果向先进生产力转化的周期速度,以“职业教育贴合产业、产业反哺教育”的方式实现双向互动,培育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林 芳(作者为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管理工程学院副教授)

责编:王男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