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向“新”而行,以“质”致远。即日起,由泰州市委网信办、泰州市社科联特别支持,新华日报社泰州分社全案执行的“向‘新’进行时•百企观察”融媒体新闻行动启动。调研组将深入泰州6个区(市),围绕“寻找新质生产力”“奋进创新之路”等主题,通过一线蹲点采访、专家学者共商、融媒矩阵传播等形式,聚焦广大企业创新发展的蓬勃活力和强劲脉动。】

置身于华达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现代化厂房,你会被这里先进的生产设备所吸引。5条自动冲压生产线、金属管制件生产线,以及机器人焊接生产线,共同构成了高效的生产环境,将智能化与环保理念完美融合,打造出高品质的产品。这里,是技术与创新的乐园,也是华达汽车科技追求卓越的见证。

近期,华达汽车科技为小米汽车定制研发的焊接总成工作站完成调试,正式进入试制送样阶段。这条总投资3000万元的全自动化产线,以高效、精密的技术优势,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作为靖江市汽配行业龙头企业,华达汽车科技现已形成冲压焊接、新能源电池箱、一体化压铸三大核心工艺配套能力。公司近年来加速向新能源领域转型,系统攻克高强铝合金、新型镁合金等材料技术,跻身汽车关键部件创新研发前沿。此次与小米汽车的合作,标志着其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再进一步。

走进公司二厂区车间,只见20台库卡机器人组成的智能矩阵正在协同作业,15道全自动工序让小米车身部件有序流转。项目负责人夏添介绍,该产线自今年1月启动改造,仅用4个月便完成从设计到试制的突破,待7月量产后月产能最高可达6240台。

据介绍,这条生产线仅保留必要的人工装件环节,其余则配备机器人抓手,并设有中转台、自动翻转台、半自动气检等设备,采用国内最先进的激光钎焊技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公司专门设计了激光焊房,全套引进德国进口设备,将单件生产节拍压缩至240秒,产品正品率超过95%。
今年1月14日晚,上海证券交易所官网显示,华达汽车科技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江苏恒义工业44%的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该交易已获得上交所重组委审核通过。这意味着华达汽车科技在传统燃油汽车领域打牢基础后,毅然投身新能源汽车,逐步构建起自身强大的产业版图。

公司董事长陈竞宏说,华达汽车科技专注于汽车冲压领域30余年,潜心深耕细作,逐步崭露头角,成为国内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中的佼佼者,为众多知名汽车品牌提供优质的产品与服务。自2018 年起,企业大力推进“新能源、新工艺、新材料”项目研究,开启从传统燃油车零部件向新能源车零部件转型的新篇章。
今年以来,华达新能源轻合金压铸项目一期加速进入量产阶段,不仅涵盖低压铸造与高压铸造两大车间,还致力研发及生产40余款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其生产效率、工艺控制均达到业内顶尖水平。该项目总投资10.5亿元,其中一期聚焦于低压与高压产能的建设,二期计划进一步拓展一体化超高压产能,建设国内、国际最为先进的全自动一体化压铸岛生产线。

华达新能源轻合金压铸项目,由华达汽车科技倾力投资,并由其全资子公司华汽新能源科技(江苏)有限公司负责具体实施。新工厂将引领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目前压铸生产已实现全自动化。接下来,二期建设将实现新能源汽车车身一体化压铸成型。待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年产电池壳体15万套、减震塔70万套,以及前后纵梁、前后地板各60万套和车身结构件40万套,预计可新增年产值20亿元、利税2亿元,将有力提升华达汽车科技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的市场份额与行业地位。

华达汽车科技总经理葛江宏表示,公司下一步将充分发挥上市资本优势,突破行业壁垒,形成“差异化”竞争、“平台化”智造、“多元化”发展新格局,致力从单一轿车零部件供应商转型为提供总成和模块化供货的综合供应商,力争在未来三年实现销售超百亿元的奋斗目标。

常州大学怀德学院经济管理系主任、副教授李颖:
华达新能源轻合金压铸项目是华达汽车科技优化发展布局、延伸产业链条的战略举措,也是靖江汽配产业致力“智改数转”、加速驶入“新蓝海”的标杆成果。这个项目能进一步巩固华达汽车科技在轿车总成件领域的创新者、领先者地位,引领汽配产业整体转型升级,为泰州现代产业集群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在企业的战略布局中,对江苏恒义工业的收购堪称浓墨重彩的一笔。此次收购使得华达汽车科技从传统的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跨界进入高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不仅符合公司长远发展战略,而且优化了产品结构,必将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的市场地位、竞争实力和盈利水平。


华达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A股主板上市企业(股票代码603358),1990年起确立轿车零部件制造为主业,现已成为德、美、法、日、韩、意大利等国际轿车品牌及国内自主品牌A级定点配套供应商。华达汽车科技持续聚焦主业,设有“省级院士工作站”“模具CAD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达分中心”,形成自主核心专利147项,达到与轿车整车厂同步开发、设计能力。同时,力推“智改数转”,实现单一轿车零部件向总件和模块化供货转型,成为汽车行业中不可或缺的“关键部件”。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顾介铸
通讯员 陈志龙 靖融
视频:陈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