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连云港市灌南县堆沟港镇六队村二组豆丹养殖基地,豆丹青年创业团队负责人、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养殖大户吕淼忙着将攀爬在大豆枝叶上的豆丹一条条采收下来,放入装有木屑的桶中,桶满后入筐过磅、装车销售。

豆丹原本是蚕食豆叶的害虫,在连云港人眼中却是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绿色食品。“大豆田里放养一定密度的豆丹卵,既能收获豆丹,还能让大豆不减产。”吕淼说。
从种豆得豆到“一豆双收”,这种种养结合模式在连云港接近3万亩,当地也形成了豆丹从养殖销售到加工餐饮的“一条龙”产业链,产值规模达10亿元。
团队研发的具有自动投喂功能的豆丹养殖槽结构,正在接受最后的关键效果测试。自动投喂功能的豆丹养殖槽结构,目前广泛应用于特种农产品养殖、是提高豆丹成品质量的关键设备。其主要任务是实现豆丹种苗的成品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设备性能直接影响到豆丹产业的规模与效益。然而,长期以来,自动化、可移动、可以数字化的高端投喂设备被国外头部企业牢牢控制,价格昂贵且交货不及时。

吕淼坦言,技术攻关非常困难,“自动化投喂设备,每一步都需要进行反复论证,经常方案完成了又被推翻从头再来。”具有自动投喂功能的豆丹养殖槽结构目前被推广到整个连云港地区,其成本只占进口同类产品的35%,豆丹青年项目团队正在以解决产业痛点为突破口,以扎实的动手能力和不懈的创新精神,为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