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苏超”(江苏城市足球联赛)火遍全国,赛场内外衍生商品、短视频等引发热潮。但你可知,“苏超”走红的背后,还涉及知识产权问题?
一、文创周边火爆背后的版权风险

南通蓝印花布足球布包、常州“恐龙妹”玩偶等创意周边在网络中爆火,这些文创产品将城市特色与足球文化巧妙融合,深受球迷喜爱。这些文创产品承载着设计者的智力创造和辛勤付出,涉及的知识产权主要体现为新颖独特的包装设计、精彩绝伦的美术图案、引人注目的文案宣传等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各类作品。然而,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一些未经授权的商家嗅到了“金钱”的味道,在未经这些网红产品设计者、创作者许可的情况下,大量生产、销售相同产品。一时间,市场上各类“苏超”创意周边产品真假难分。
法律小贴士
如果未经产品设计、创作者的许可,擅自生产销售与之相同或构成实质性相似的产品、宣传等,可能涉嫌侵害他人作品的著作权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文创产品的图案设计、文案宣传等具有独创性的内容均属于著作权法第三条保护的作品。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销售该作品的行为均构成侵权。所以,文创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均应当尊重原创,在取得版权授权后再进行生产、销售。
二、真假难辨的球迷服装

打开电商平台,琳琅满目的“苏超”球衣令人眼花缭乱。从主场球衣到客场球衣,从球员版到球迷版,款式应有尽有。然而,不少商家打着“官方合作商”“苏超球衣指定销售”等虚假宣传,吸引消费者。在目前“苏超”已有部分赞助商的情况下,这些商家并非赞助商合作方,利用“官方合作”“指定渠道”等进行的虚假宣传行为,可能已经构成不正当竞争侵权。甚至有商家利用“来图定制”服务,不管你大小品牌、知名与否,都标记在球衣上,冒充知名服装品牌销售,构成侵害他人商标权的行为,将依法承担民事、行政责任,情节严重的,甚至承担刑事责任。
法律小贴士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以及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均属于侵犯商标权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和其他经营者。生产、销售“贴标”球衣存在法律风险,相关市场经营者应当取得权利人授权后进行生产、销售。
三、AI宣传视频热潮下的侵权暗礁

AI 技术的发展为宣传视频制作带来了新的创意和效率。一些创作者利用 AI 生成“苏超”相关的宣传视频,如球队精彩瞬间回顾、球员卡通形象展示等。创作者在使用 AI 生成内容时,可能利用到“图生图”“文生图”等生成方式,而在这些被借鉴、选择使用的素材中,可能产生侵害他人在先作品的版权问题。如果生成时未经授权使用了他人的作品,或者生成的内容与他人的作品实质性相似,都可能构成侵权。例如,有人使用AI生成了以“奥特曼”形象为主题的“苏超”比赛,此类AI创作,不仅生成的作品本身可能难以获得版权保护,还可能侵害“奥特曼”版权人的著作权。
法律小贴士
使用AI平台生成内容可能会涉及受版权保护的素材,因此建议创作者在使用AI进行创作时,确保AI训练所参照的作品已取得合法授权,并对生成内容进行审查,避免因实质性相似带来的侵权风险。

7月19日,苏超榜一之争!南通对决盐城,硝烟已燃,且看南通健儿强势冲顶!赛场声浪沸腾,“苏超 IP”燎原。南通法院以硬核司法护知产,让激情永续,光芒长绽!(据南通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