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赢了球,我是连云港人;输了球,我就是赣榆人。”一句在江苏球迷圈层中爆火的调侃,实则暗藏着县域经济的破圈智慧。
当球迷的欢呼声与烤生蚝的嗞嗞声在海滨夜空交织,当赛事票根化作畅游海岛的通行证,赣榆区正用“足球经济学”的创新实践,演绎着一场体育激情与消费热流的双料狂欢。
“苏超”如同一把金钥匙,不仅打开了县域经济活力的闸门,也让赣榆这座海滨城市的经济脉搏跳出了澎湃的节奏。
赛事塑造品牌
一只生蚝的华丽转身
作为江苏省顶级体育赛事,“苏超”联赛不仅是运动健儿挥洒汗水的竞技场,更成为了地方特色产业走向全国的重要平台。
上月底,连云港队主场对阵淮安队。赣榆农发集团携海苔、鱼干等特色海产品亮相“苏超”联赛现场,以鲜活的海洋风味递出一张赣榆海鲜名片。

日前,连云港市举办的“海鲜盛宴 ‘蚝’气冲天——跟着‘苏超’嗨购港城”启动仪式现场,市民游客和球迷朋友们共享的美味生蚝来自赣榆区海头镇。
这个夏季,赣榆生蚝以“蚝气冲天”的姿态脱颖而出,成为赣榆海鲜最具辨识度的品牌符号。
自2003年起,赣榆区牡蛎产业便踏上了持续性扩张的发展快车道。2018年,随着三倍体牡蛎养殖技术瓶颈的成功突破,这片海域便开启了黄金时代。如今,赣榆区牡蛎养殖面积已突破11万余亩,2024年产量达到13.7万吨,不仅成为连云港市的海洋经济支柱,更在全省海洋产业版图中占据重要一席。
作为“中国生蚝第一镇”,海头镇无疑是赣榆生蚝产业的核心阵地。借“苏超”联赛东风,海州湾旅游度假区顺势推出“蚝”气冲天、“蚝”门盛宴等主题狂欢活动,将体育赛事与海鲜美食、滨海旅游进行融合。
“我们在景区沙滩设置了超大电子屏,让游客既能享受海风,又不错过精彩赛事。”海州湾旅游度假区经理张涛介绍,“同时,我们招募了16家商户,比赛日当晚,销售额就突破17000元。”
借助“苏超”联赛的强大影响力,赣榆海鲜产业与体育赛事实现了深度融合与双向赋能,既为赛事增添了地域文化特色,也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球迷带走的,不仅是比赛的记忆,更是对“赣榆生蚝”这一地域名片的深度认知与味蕾期待。
妙策引客留客
从“一日喧嚣”到“多日繁荣”
顶级赛事吸引来的庞大客流,其价值绝不止于比赛日的喧嚣与瞬时消费。如何将匆匆而过的“观赛一日游”,变成深度体验的“多日休闲游”,实现客流价值的最大化,激活全域消费链条?赣榆区亮出“留客”妙招——“赛事+景区”深度联动,将外地游客吸引过来。
凭“苏超”联赛票根及本人身份证,球迷可在观赛当日及前后各7天(“十一”黄金周除外),免费兑换国家级海岛景区——秦山岛的门票。“一票在手,畅游海岛”的承诺,瞬间点燃了球迷的热情。

“早就想看看海了,原本计划看完球当天就驱车返回,现在有了这实实在在的福利,必须多留2天,感受赣榆的海岛魅力与生蚝盛宴。”来自淮安的游客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
这份满满的诚意,将一些外地游客吸引到赣榆来,有效延长了球迷在赣榆的停留时间,显著拉动了赣榆区的餐饮、住宿、交通、购物等综合消费。秦山岛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赛事效应叠加免票政策,确实吸引到不少外地游客。”
“苏超”联赛如同一块磁石,将人潮吸引而来;而精心设计的“留客”优惠,则像一张细密的网,将客流稳稳留住,让赛事的经济效益从单一的“看比赛”扩展为持续的“多日繁荣”,真正实现了“引得来、留得住、玩得好、消费旺”的目标。
商家借力“苏超”
第二现场点燃消费热潮
为了能够让更多人“零距离”感受“苏超”联赛的激情,赣榆区精心布置“第二现场”,让市民在家门口也能参与足球的狂欢。
连云港队比赛日当晚,赣榆吾悦广场,巨大的屏幕前,球迷们身穿统一助威服、头戴蓝色发带的球迷方阵整齐就座,加油棒、小旗帜挥动如潮。传统韵味浓厚的青口二道街小南门,古韵街巷被足球的热情重新激活,老字号与新店铺门前都聚集着翘首观赛的人群。具有海滨风情的海州湾旅游度假区,赛事直播则被巧妙地融入滨海露营场景——沙滩上支起大屏,摆放舒适的座椅,体育的活力与浪漫的海滨风情在此完美交融,让“家门口体验顶级赛事”成为触手可及的惬意享受。

这些“第二现场”的核心魅力在于其无与伦比的沉浸式氛围。球迷与市民呼朋引伴,围坐于屏幕前。桌上堆满了清蒸生蚝、蒜蓉扇贝等海味,冰爽的啤酒杯在欢呼声中频频碰撞。“这氛围太绝了!吹着凉快的海风,吃着刚出锅的鲜甜生蚝,大家一起呐喊助威,第二现场也很燃。”市民李女士兴奋地说。
这些“第二现场”不仅成为情感共鸣的爆发点,更是线下消费释放的核心场域。街区、商场、海滨都在赛事中焕发新生,各大商户纷纷打出优惠措施,整个区域的经济热度持续攀升。“我们家凭球赛门票可以享受8.8折优惠,最近几天都是满桌状态。”赣榆吾悦广场一家餐饮老板说。
这个夏季的赣榆,足球的激情与经济的脉动同频共振。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生蚝的鲜美与足球的热血奇妙交融,也见证了赣榆区立足自身、盘活资源、借力赛事在时代浪潮中破浪前行的生动实践。(孙晨晨 姚绍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