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资讯 > 正文
薪火相承铸针魂 中西汇融启新章 ——南宁远景中医医院张远景院长喜纳双博士弟子 共谱针刀医学发展新篇

2025年7月18日,南宁远景中医医院学术报告厅内古韵悠扬,一场承载着千年中医传承的拜师仪式在此隆重举行。脊柱外科专家杨成亮博士、疼痛科主任肖林博士,正式拜入远景针道(刀)创始人、南宁远景中医医院院长张远景教授门下。仪式由远景针道大弟子、广西工人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梁晟伟教授主持,全程依循古礼,融合传统与现代医学精神,成为中医针刀领域师承教育的典范。

杨成亮、肖林博士的拜师仪式由张远景先生入室大弟子——广西工人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梁晟伟教授主持。见证人: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钦州市中医医院疼痛康复科主任钟志年博士(左1)、桂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聂容荣博士(左2)、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针灸科张建国博士(右1)、广西隆安康德医院方邦骞院长(右2).

守正创新:远景针道,针刀医学的“南派标杆”

远景针道(刀)由张远景教授创立,突破传统汉章针刀理论框架,首创“中枢-外周神经不协调”学说及“斑马图”神经动力学评估体系,首次将《康复医学评定学》引入针刀临床。其“十大评估体系”革新了疼痛诊疗逻辑,提出“以调代治”理念——通过精准刺激神经节点调整信号输入,而非传统切割松解。该体系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常见病疗效显著,更在小儿脑瘫、中风偏瘫、静脉曲张等疑难病症领域取得突破,临床有效率超95%,十九年来惠及逾十万患者,张远景教授被誉为“中国南方针刀医学领军人物”。

弟子感言:以针为笔,续写针刀新篇

杨成亮博士感言:

“初见张远景师父于南宁远景中医医院,其儒雅谦和、仁心仁术,令人如沐春风。恩师言传身教,不仅授我岐黄精要、辨证之妙,更深切感受到他济世为怀的深厚造诣与高尚医德。每一次聆听教诲,皆如饮甘露,受益匪浅。能拜入恩师门下,深感荣幸之至,更觉传承中医、发扬光大的责任在肩。恩师的恩情与指引,必将铭记于心,勤勉修习,不负师恩。”

肖林博士感言:

“今日有幸拜入针刀大师张远景门下,内心澎湃难抑。先生以‘针到痛消’之绝技闻名,以针刀为器,融汇古今医道,解万千患者苦痛。您对软组织损伤的精准评估、对针道的独到见解,皆令晚辈叹服。您博采众长而自成体系,将针刀医学推向新境。这份‘以针为笔,以痛为墨’的医者仁心,正是晚辈毕生效仿之楷模。愿追随先生脚步,传承针刀精粹,践行医者使命。”

双博士拜师:顶尖学者的“双向奔赴”

此次拜师的杨成亮博士与肖林博士,均为公立三甲医院的学科带头人,其学术背景与临床专长与远景针道的“创新基因”高度契合,堪称“强强联合”。

杨成亮:脊柱外科的“科技先锋”

作为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骨病外科负责人、医学博士/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杨成亮博士深耕脊柱外科领域十余载,是“脊柱侧弯施罗斯最佳实践认证医师”“龙氏正脊传承人”,在脊柱退变、畸形、肿瘤及严重创伤救治方面造诣深厚。他不仅擅长“一针镇痛技术”治疗颈肩腰腿痛,更以“施罗斯体操矫治脊柱侧弯”“龙氏正脊疗法”等技术闻名业界。

科研层面,杨成亮博士同样锋芒毕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政府间国际合作项目(中国-白俄罗斯)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0余项;发表高质量论文31篇(SCI 27篇,1区23篇,总影响因子206.8),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2024年更摘得“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全国发明展览会创新大赛金奖”等多项殊荣。此次拜师,他坦言:“张远景教授的‘神经动力学评估’与‘中枢-外周协调’理论,为脊柱疼痛治疗提供了全新视角。我希望将现代生物医用材料研究与针刀临床结合,推动脊柱疾病诊疗向‘精准化’‘微创化’迈进。”

杨成亮博士与张远景师父合影

肖林:疼痛治疗的“微创尖兵”

作为广西国际壮医医院疼痛科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肖林博士是疼痛领域的“技术多面手”:精通脊柱内镜、针刀镜、超声可视化等微创技术,擅长脊柱相关疼痛、大关节疼痛、癌痛及难治性疼痛的阶梯治疗,尤其在“脊髓电刺激”“球囊压迫”等前沿技术应用上经验丰富。

学术与临床并重,肖林博士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筋膜学协同创新共同体副主任委员、广西民族医药协会疼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多项学术职务;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项目多项,发表论文20余篇(SCI 4篇),出版专著3部。谈及拜师初衷,他表示:“张远景教授的‘神经评估体系’为疑难疼痛的精准诊断提供了‘金标准’,而远景针道‘以调代治’的理念,与微创治疗的‘最小损伤’原则不谋而合。期待通过师承,将现代疼痛微创技术与传统针刀结合,为患者提供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肖林博士与与张远景师父合影

薪火永续:打造针刀医学的“南标杆”

此次拜师,标志着远景针道正式构建“医、教、研”一体化传承体系。张远景表示:“中医传承需‘传帮带’,更需跨学科融合。两位博士的加入,将推动远景针道在脊柱疾病、疼痛微创领域实现突破,为中医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杨成亮、肖林博士与师父及见证人合影

据悉,远景针道近年已培养近百名弟子,其独创的“针刀十大评估体系”被多地卫计主管部门纳入中医适宜技术推广目录。随着杨成亮、肖林等专家的加入,这支“南方针刀军团”正以“精准评估+微创干预”为核心,书写着中医针刀从岭南走向世界的新篇章。(南宁远景中医医院 供稿)

责编:徐洁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