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餐饮行业同质化竞争白热化的当下,一个以牛蛙为主打的品牌却上演了逆势增长的传奇。创立15年,蛙来哒从长沙一家普通湘菜馆起步,如今已发展为全国500余家门店的品类王者,覆盖城市超100座,将核心消费群体牢牢锁定在18-25岁的年轻人。
其成功密码,正是一场全方位、多层次的年轻化战略革新。
一、场景革命,打造Z世代的社交货币
传统餐饮品牌升级,往往停留在装修翻新层面。而蛙来哒的七次门店迭代,实则是七次对年轻消费心理的精准捕捉。
2025年落地的7.0超级游戏厅主题店,将场景创新推向新高度。店内设置复古街机游戏区,等餐顾客可自由组队竞技,笑声中打破社交隔阂。像素风艺术装置和霓虹灯牌则天然成为拍照背景,激发年轻人的分享欲。

更早的6.0“超级夜市风”门店中,“没有紫苏,吃什么牛蛙”等幽默标语墙成为社交平台上的爆款素材,单店开业初期便吸引超2600桌排队,线上曝光量达1800万次。
在蛙来哒的空间里,餐厅已从单纯的用餐场所,进化为集游戏、社交、打卡于一体的 “第三空间”。这种深度场景化运营,让每一次就餐都转化为朋友圈的“社交货币”。
二、情感共创,从流量收割到价值共生
年轻化营销的本质,不是单向灌输,而是双向情感共建。蛙来哒深谙此道,将营销转化为一场与Z世代的共创游戏。
游戏厅主题店开业期间,品牌邀请高人气网红化身NPC与顾客互动,配合“青海摇+APT”舞蹈快闪,将用餐空间秒变舞台。短短3天,相关话题曝光量突破600万次。

更具战略眼光的是品牌IP的深度开发。蛙来哒推出“哒哒”萌系形象,并启动粉丝共创计划,邀请消费者参与形象设计,开发系列周边产品。这种参与感让年轻人从“食客”转变为 “品牌共建者”。
持续五年的“超级品牌日”活动,则通过游戏化互动设计,将促销升华为年轻人的社交节日。当消费行为被赋予情感价值和文化认同,品牌便与用户建立起超越交易的强纽带。
三、渠道创新,构建全场景消费生态
面对年轻人消费场景的分化,单一门店模型显然难以满足多元需求。2024年,蛙来哒与美团外卖达成战略合作,创新推出 “卫星店”模式。
与传统商场店不同,卫星店专攻外卖市场,面积更小,投资更低。客单价从堂食的72元降至40元,精准匹配年轻白领的工作餐需求和预算。

长沙岳麓黄鹤小区卫星店开业第二个月订单量即达6500单,转化率超21%。美团数据更显示,此类门店租金和装修成本降低60%,投资回报周期缩短至一年内。
通过“大店树品牌、小店拓销量”的双轨战略,蛙来哒实现了对年轻人聚会社交与日常简餐的全场景覆盖,构建起立体的消费生态。
四、产业深耕,筑牢年轻化战略根基
表面的年轻化营销背后,蛙来哒构建了坚实的产业护城河。当许多品牌还在价格战中厮杀时,蛙来哒已将竞争维度提升至产业链层面。
在源头端,品牌创新推行“稻蛙共生”生态养殖模式:牛蛙捕食田间害虫,排泄物滋养水稻,形成绿色闭环。此模式不仅获得SMQ认证,更带动上千农户增收。
在品控环节,蛙来哒建立 “塘头初检-仓库复检-门店抽检”三级检测体系,实现食材全流程可追溯,安全合格率达98%以上。
2025年3月,这套严密的食安体系助力蛙来哒斩获深圳市“放心消费承诺单位”认证,成为行业品质标杆。当食品安全不再成为顾虑,年轻人的消费热情才能充分释放。

深圳一家蛙来哒游戏厅主题店开业首周,等位时间刷新至4小时,年轻人却乐此不疲——他们拍摄NPC互动视频,比拼街机高分战绩,将臭豆腐牛蛙创新吃法制成短视频教程。
传统餐饮人或许不解:年轻人为何甘愿为一锅牛蛙付出如此热情?答案藏在蛙来哒打造的超越餐饮的复合价值中。
当其他品牌还在用折扣吸引顾客时,蛙来哒已证明:抓住年轻人,不在于降低价格,而在于提升价值维度。从场景体验到情感共鸣,从产业链根基到渠道创新,这场全方位的年轻化革新,让一只“蛙”跳出了餐饮红海,跃入更广阔的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