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调理肾功能,10天见效”“药食同源无副作用”……一款成本仅几十元的普通咖啡,经精心包装后摇身变为售价700多元的“神药”,实则非法添加了国家明令禁止的有害成分。
近日,经太仓市检察院提起公诉,主犯丰某因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140万元,其精心编织的微商骗局就此终结。
“进口神咖”暗藏致命添加剂
在亲朋好友眼中,36岁的丰某是个不折不扣的“微商女强人”。2016年创办商贸公司后,她很快在保健品微商圈混得风生水起。2019年,野心勃勃的丰某打起了“自主品牌”的主意,从国外咖啡生产厂商“戴哥”(另案处理)处购买了添加那非类物质的咖啡,包装成“纯天然能量咖啡”高价出售。

这款每盒成本仅几十元的咖啡,经过丰某的包装炒作,摇身一变成了售价700多元的“高端保健品”。为蒙蔽消费者,丰某特意委托检测机构出具虚假报告,宣称“90项那非类物质检测合格”,实则非法添加的成分根本不在检测范围内。
“五级代理”的创业陷阱
丰某精心设计了五级代理制度,最高级“合伙人”需缴纳5万元加盟费,往下依次是“董事”“总代”等四个层级,拿货价从140元至340元不等,代理商的零售价格一般在400元至600元。靠着“月返2000元分红”的诱惑,她很快发展了15个代理商,构建起庞大的销售网络。

丰某还搭建了资源库,不仅包含给代理商提供的产品宣传文案、照片,还有“专业调理肾功能,调理10天不能间断”等团队共享话术,还要求代理商尽量不要通过电商平台销售,避免被查处和举报。

直到有消费者喝完后出现头痛、心慌等不适症状报警,这个精心编织的骗局才被彻底揭开面纱。经检测,该款咖啡中含有“苯丙代卡巴地那非”成分,该成分在国内外均未被批准作为药品或原料药生产上市,长期服用有副作用,甚至会危及生命。
十年刑期揭开犯罪链真相
案发后,警方很快将销售该“能量咖啡”的代理商抓获归案。经讯问,丰某对自己明知咖啡中含有那非类物质供认不讳,但在之后的讯问中却又翻供称“不知情”。太仓市检察院根据早期供述及代理商证言形成完整证据链,认为其行为构成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经审查查明,2019年至2023年4月,丰某累计销售该“能量咖啡”65万余元,15名代理商各自的销售金额为1000余元至3万余元不等。
近日,经太仓市检察院提起公诉,主犯丰某被法院以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140万元;被告单位商贸公司被判处罚金140万元;5名代理商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六个月至有期徒刑七个月。案件判决后,相关线索被移交至行政主管部门,建议依法对10名销售金额不大、被作不起诉处理的代理商予以行政处罚。目前,行政主管部门已经立案办理。
此外,警方顺藤摸瓜,查出涉案代理商还帮助宋某代理销售了一款非法添加国家禁用药物的进口咖啡。6月,涉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犯罪嫌疑人宋某被移送至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通讯员 卢志坚 吴玉洁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子钰 实习生 徐尽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