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中旬,南京大吉铁塔制造有限公司(下称“大吉铁塔”)在沙特阿拉伯东部省库巴市揭牌成立大吉中东公司,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迎来重要里程碑。
自1997年落户南京浦口,近30年深耕,如今,大吉铁塔海外出口业务覆盖五大洲超60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铁塔累计达120万吨,在共建“一带一路”带来的新机遇下,正用中国智造联通世界版图,不断点亮“新丝路”。
跃入蓝海 点亮海外新版图
当前,全球能源转型日新月异,多元化能源体系正在形成,全球对电力的需求日益增长。铁塔作为“电力命脉”的基础设施,正承担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大吉铁塔结合自身技术与生产优势,紧紧抓住“走出去”的战略机遇,不断点亮海外市场新版图。
上世纪90年代,大吉铁塔便开始布局海外市场,并在菲律宾完成第一个出口订单,开启了中国铁塔制造企业“出海”的先河。
2013年,大吉铁塔将海外市场定位为企业发展的第二增长极,加速海外布局。
2025年上半年,大吉铁塔在美洲市场拿下3.6万吨订单,创汇超4500万美元。
近三个月,大吉铁塔在中东、东南亚、南美、大洋洲等地区接连中标多个输变电铁塔项目,签订合同总金额累计超过3000万美元。
回看大吉铁塔的出海“时间线”,不难看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不断走深走实的坚实步伐,一座座铁塔正在世界地图上相继“点亮”。
“2022年出口量同比增长60%,2023年同比增长20%,去年稳中有进。”大吉铁塔国际销售部负责人刘洋介绍,预计今年海外业务占比接近总营收五成。
因地制宜 技术储备是“底气”
走进大吉铁塔占地800亩的生产基地,管塔加工区电焊弧光耀眼、镀锌生产区锌液热浪翻涌,700余名工人与智能设备协同作业,每年可生产角钢塔40万吨、钢管塔15万吨,热镀锌60万吨。
“铁塔零件经由角钢车间下料制孔、管塔车间自动焊接、镀锌车间锌液浸泡,最终将成品发往海外。”大吉铁塔副总工程师王佳介绍,近年来,企业不断进行智能化设备改造升级,引进六轴焊接机器人自动焊接技术,通过参数化编程和线激光自动识别技术,将误差控制在一毫米以内。
同时,企业自主研发的“五元素镀锌”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确保镀锌厚度达到国内外各项标准的同时,还兼顾镀锌层的附着性、美观性以及使用寿命的长久性。
从承接传统电网的新建和改造升级需求,到新能源的配套送出输电,大吉铁塔在多国公司竞标中脱颖而出、海外订单逐年攀升,不仅是凭借企业多年来的经验积累,更是依靠其独特的技术优势以及产品质量过硬的底气。
“面对气候严寒的中亚地区,我们与钢厂协商定制低温韧性钢材,确保铁塔在极端气候下安全、稳定运行。”王佳介绍,“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复杂多样,对铁塔制造工艺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大吉铁塔始终坚持因地制宜进行技术改造与技艺提升,为铁塔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频结硕果 走“新丝路”探新思路
大吉铁塔的“出海”,正渐渐点亮巴基斯坦第二大城市拉合尔的夜晚。
作为最早布局的海外市场之一,自2004年以来,大吉铁塔已累计承接巴基斯坦30余个项目,总供应铁塔超11万吨。2020年,企业参与默蒂亚里-拉合尔±500kV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供货铁塔总量30842吨,助力巴基斯坦北部电力短缺问题显著缓解,支撑起拉合尔工业区的产能扩张,将沿线区域工业用电成本下降了约15%,直接吸引了超过20亿美元的中资企业投资,创造了超过1万个就业岗位。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频结硕果。2025年初,大吉铁塔在柬埔寨签约一项覆盖该国六省的电力线路建设项目,总金额超过5000万美元;在非洲,大力开展电力工程EPC总承包业务,已分别在肯尼亚、乌干达、埃塞俄比亚设立项目子公司;在东南亚,企业在马来西亚、柬埔寨等国家均有多个项目在建,涵盖城乡电网改造、跨境电力互联、新能源配套等方向。
行走于“新丝路”,大吉铁塔也在不断探索新思路。中东公司的成立,正是企业国际化战略的“模式升级”,未来,企业将不局限于输出高质量产品,更将推动在沙特设立组装厂、物流配送中心和客户服务中心,打造“本地化+供应链服务+高标准”的运营模式,逐步形成完整的区域运营能力,开创中外企业深度融合、互利共赢的新范式。
通讯员:吴晓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