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新闻 > 正文
汽车出海热催生新能源汽车“摆渡人”:1个月最多跑15趟 收入7000元

完善的产业链让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飞速发展。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690万辆,出口实现了75.2%的增幅。在我国最大的汽车出口陆路口岸——新疆霍尔果斯口岸,“摆渡人”潘广德就是一位见证者。

52岁的潘广德做新能源汽车的“摆渡人”已经快两年,一本护照已经盖满了出入境验讫章。

上午9点多,潘广德从家里出发,他先到汽车贸易公司取车,然后驾驶着中国生产的新车,从霍尔果斯出境,将车停到哈萨克斯坦境内指定位置,完成交付验收后,再乘跨国客运大巴返回国内。

车辆的通关手续企业已提前办好,潘广德仔细地一一核对,又仔细检查了车辆的轮胎、外观和电量,确认一切正常后,这才小心翼翼地坐上驾驶座。

潘广德驾驶着车辆驶入口岸,霍尔果斯公路口岸施行“自驾出口商品车快速通关模式”,出口企业只需提前在线上生成包含车辆各类信息的专属二维码,“摆渡人”在通关时轻轻一扫,便能实现秒级放行。

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受到当地民众的喜爱。在霍尔果斯,像潘广德这样“摆渡人”已经有4000多人。他们中大多不是职业司机,有农民、牧民、务工人员,甚至还有一些到这里来跨境游的游客。

新能源汽车“摆渡人”李丛林:我家内蒙古的,家里有这个朋友来这头干,说觉得挺好,一个传一个来的。

新能源汽车“摆渡人”冯秋芳:我是新疆人,一个月最多跑15趟就行,收入7000元左右。

新能源汽车“摆渡人”潘广德:虽然这个行业辛苦,但快乐着。我们所开的车都是中国制造,给这车开到国外走出国门,对我们“摆渡人”来说也是一种自豪,非常高兴。

责编:韩震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